
肾脏解剖
一、肾脏的解剖
,(一)肾脏的位置
肾脏为成对的实质性器官,左右各一,分别位于脊柱两侧,在腹膜的后面紧贴腹后壁。由于这个位置正好处于腰部,所以,肾脏俗称为“腰子”
(二)肾脏的外形
肾脏的外形近似蚕豆状,表面光滑,呈红褐色。肾脏外观有上下两极、前后两面和内外两缘。肾脏的长轴下极略向外,上极略靠内,故两侧肾脏排列呈“八”字形。
(三)肾脏的一般结构
肾实质又分为皮质和髓质:
1、 肾皮质
肾皮质看上去颜色暗红,质地较软,密度均匀,里面整齐地排列着成千上万个制造尿液的“工厂”,称之为肾单位。有人还将外侧缘2/3的肾皮质叫做外皮质层,内侧缘1/3的肾皮质称为内皮质层。这是因为在内外皮质层里的肾单位在数量、形态上都有些不同的缘故。
2、 肾髓质
肾髓质在肾皮质的深部,颜色稍淡些,质地偏硬,由10-20个三角形的称作锥体的结构组成,锥体的底部与肾皮质紧依的部分为外髓质层,尖端伸向肾门的部分为内髓质层。
(四)肾单位的结构
尿生成的功能单位称作肾单位。它是由肾小体和与之相连的肾小管两部分组成的。肾小体又分为肾小球和肾小囊两部分;肾小管再分成近曲小管、髓襻和远曲小管三个部分。
1、 肾小球
它之所以被称为肾小球,原因是其状如球形。肾小球是一团球状的毛细血管网,在它上边连着两条小血管:一条叫入球小动脉,血液经过这根动脉流入肾小球;另一条叫出球小动脉,经过肾小球处理的血液经这条动脉运走。肾小球的本领是将流经它的血液进行滤过,把血液里多余的水分和新陈代谢废物滤掉,从而制成尿液。
2、 肾小囊
肾小囊是由内外两层上皮细胞构成的球状小囊,又叫做鲍曼囊(Bowman囊),它紧密地包裹着肾小球。肾小囊的内上皮细胞层与肾小球的基底膜紧贴在一块,肾小囊的外上皮细胞层与肾小球不发生直接联系,而与肾单位的另一个重要部分-肾小管相连。肾小囊的内、外上皮细胞层之间有囊腔,血液经过上述滤过膜滤过后,初步形成的尿液叫作初尿或原尿,即由这个囊腔汇集后流入肾小管的。
3、 肾小管
它是肾单位“工厂”中尿液“精制车间”,其任务是将肾小球制造的原尿进行加工处理,使之变成最后排出的终尿。
(1)近曲小管 与肾小囊相连并相通,盘绕在肾小体周围,是肾小管中最长、最粗和最为弯曲的一段,管长约15毫米,管径50-60微米
(2)髓襻 又称亨利(Henle)襻,连着近曲小管,是呈“U”字形弯曲的襻状结构,并在髓质里兜个圈儿。髓襻的管壁较薄,仅0.5-7.0微米;管径较细,为15-20微米,髓襻的管壁是由一类较小的细胞组成,具有吸收本领,还担负着一部分分泌排泄的工作。
(3)远曲小管 从髓襻升支进入远曲小管后,管腔重新变粗,并再次盘旋在肾小体附近,形态、粗细与近曲小管相仿,唯长度比近曲小管要短。
(五)肾脏的血供
肾脏的血液循环系统构造精良。每个肾脏都有一条肾动脉,它们起自腹部最大的腹主动脉。肾动脉从肾门进入肾内后,逐渐由粗到细地分支,越分越细,先分成弓状动脉,接着再分为小叶间动脉,再变成一根根纤细的入球小动脉,深入每个肾单位的肾小球内,最终变成球状的毛细血管网;随后又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本文是成建荣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