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痣需多谋,警惕色素痣恶性变黑色素瘤!
每个人身上都会或多或少长几颗痣,老人常说:胸口长痣叫胸怀大“痣”;眉心有痣叫“眉心藏珠”;足底长痣预示“官运亨通”。然而,痣长多了也不一定是好事,虽然绝大多数痣都会乖乖长在那里,但有些痣也会“变脸”,转化为恶性程度极高的黑色素瘤!《非诚勿扰2》中孙红雷扮演的角色李香山因为罹患黑色素瘤,很快就去世了,电影中有句台词描述这个病:“全世界都拿它没办法,一旦得了,只能等死。”然而,令人痛心的是约1/3的确诊者压根没有听说过这种病。缺乏认知的后果就是,我国黑色素瘤初诊普遍已是晚期,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那么,到底什么是黑色素瘤?大家如何分辨是普通的痣还是黑色素瘤呢?如果得了黑色素瘤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走进黑色素瘤的前世今生!
什么是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被称为“癌症王中王”,由皮肤黑色素细胞恶变发展而来,是一种进展极快、恶性程度极高的皮肤恶性肿瘤,被医生简称为“恶黑”。它在白种人群发病率较高,我国发病率为0.37/10万,但近五年内发病率升高了5倍,是我国增长率仅次于肺癌的恶性肿瘤。
黑色素瘤与痣如何区分呢?
如何初步判断一颗痣是不是“恶黑”呢?医生有一个口诀,那就是“ABCDE”。
A(Asymmetry):形状是否对称。如果痣形状不规则,就需要列为重点考察对象了。
B(Board):边界是否规则。如果痣边界模糊不清,也需要亮起警灯啦。
C(Color):颜色是否均匀。深浅不一、颜色不均匀的痣需要被重点提防。
D(Diameter):直径是否>6mm。痣过大很可能不是好事!
E(Evolving):进展是否迅速。如果在短短几个月间,痣就飞快的生长,那就很可能是恶化的前兆了。
所以说,如果你发现自己身上的痣符合以上五条中的任意一条,你就要注意了,要尽快到医院进行规范检查治疗!
什么部位的黑痣更容易恶变?
国人50%的黑色素瘤发生于手足等肢端部位,尤其是足底和指(趾)甲。由于长期走路摩擦,位于足底的痣更容易受到摩擦刺激而恶变,因此大家发现自己足底长出黑痣,并不是“官运亨通”的吉兆,反而有可能是“恶黑”的前兆!此外,手指甲和脚趾甲也是“恶黑”高发部位,遗憾的是很多患者将“甲下恶黑”当成灰指甲来治疗,一些女性患者错将“甲下恶黑”误认为是穿高跟鞋挤压导致的甲下淤血,耽误了治疗,最终导致疾病恶化。因此,正所谓足“痣”需多谋,如果大家发现足底或指(趾)甲长出黑痣或黑斑,一定要去医院排除“恶黑”才行呀!
得了“恶黑”怎么办?
首先,早发现、早诊断是将“恶黑”势力扼杀在萌芽中的最有效办法。总体来说,“恶黑”需要包括手术、辅助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在内的多学科规范化治疗。此外,对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进行包括BRAF、NRAS、C-KIT在内的分子检测可以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以赫赫有名的PD-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全世界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取得了良好疗效,但却并不适用于我国全部的“恶黑”患者。与欧美人不同的是,我国“恶黑”患者90%以上均为“肢端型”黑色素瘤,而这一类型“恶黑”对免疫治疗并不敏感。因此,规范化手术治疗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对恶性黑色素瘤有了足够的认识,大家在生活中要经常进行皮肤自查,检查身体各部位皮肤痣有没有异常变化,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及时扫“黑”除“恶”,不给“恶黑”有一丝可趁之机!
本文是商冠宁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