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鼻出血的原因和处理?

儿童发生鼻出血的原因有哪些呢?
1.鼻部炎症:各种鼻腔、鼻窦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炎症均可致鼻黏膜毛细血管受损出血。
2.鼻部损伤:鼻内损伤,各种鼻部炎症发作时的频繁擤鼻、剧烈喷嚏、揉鼻、挖鼻等物理损伤(这是鼻部炎症尤其过敏性鼻炎导致鼻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和鼻内用药致鼻黏膜糜烂(主要为操作不当所致)引起鼻出血。鼻外损伤主要是指鼻部外伤,包括鼻骨、鼻中隔或鼻窦骨折及鼻窦气压骤变等损伤局部血管或黏膜,严重的鼻和鼻窦外伤可合并前颅底或中颅窝底骨折。
3、鼻腔异物:多为单侧出血或血涕,伴感染时可有鼻腔臭味。
4.肿瘤:纤维血管瘤,一般鼻出血量较多。鼻腔、鼻窦及鼻咽恶性肿瘤溃烂早期出血量较少,为涕中带血或血性涕,晚期破坏大血管可致大出血。
5.全身疾病:凡可引起动脉压或静脉压增高、凝血功能障碍或血管张力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均可致鼻出血。
6.急性发热性疾病:如各种病原菌引起的上呼吸道、下呼吸道、皮肤、消化道或全身性感染,多因鼻黏膜充血、肿胀或干燥,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出血部位多位于鼻腔前部,量较少。其中上呼吸道感染最多见,出血量多少和感染严重程度可不成正比。
7.血小板量或质异常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严重感染继发嗜血细胞综合征等全身性疾病,导致血小板下降至50×109/L以下都可以引起全身性出血,其中鼻腔为最常见的出血部位。
8.凝血机制异常:如先天性凝血功能障碍、风湿性疾病引起抗磷脂综合征、严重肝功能损害常致凝血障碍引起鼻出血。
9.抗血栓药物使用: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法华林、肝素等亦可引起反复鼻出血。
10.营养障碍或维生素缺乏:维生素C、K、P或钙缺乏。维生素C、P缺乏会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维生素K与凝血酶原形成有关;钙为凝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
11.内分泌失调:主要见于女性,青春发育期的月经期可发生鼻出血或先兆性鼻出血,可能与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有关。
12.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儿童发生鼻出血,怎么办?
(1)鼻出血是儿童期常见症状,且多数为自限性,家长应避免自身过度紧张而导致儿童紧张加剧、甚至哭闹,加重鼻出血。
(2)如果是涕中带血,轻轻擦拭即可;擦拭后仍有活动性出血,可采取压迫止血法(见图1),让患儿头部稍前倾(防止血液倒流入咽部,防止窒息);用大拇指按压出血侧鼻翼而非鼻梁;中等力度压迫(既能将鼻翼压迫到鼻中隔,又不使患儿疼痛);持续至少5 min。压迫止血时可用冷水袋或湿毛巾敷前额和后颈,促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安慰患儿避免紧张,减少出血;如按压10 min后仍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3)如患儿有多次较大量鼻出血,同时伴牙龈出血、皮肤出血点、瘀斑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如何预防鼻出血?
1.治疗原发疾病:预防鼻出血的根本在于积极治疗鼻炎,鼻喷药物是最常用的治疗,但在使用鼻喷药物时应避免损伤鼻中隔。

2.纠正不良习惯:避免及纠正儿童挖鼻、揉鼻、把异物塞入鼻腔等不良习惯。避免偏食,保障均衡饮食。
3.避免鼻腔黏膜干燥,如平时宜多饮水,保持室内适宜湿度,适量应用海盐水、凝胶、软膏等鼻腔润滑剂。在过敏高发季节或空气污染严重时,注意佩戴口罩,减少户外活动,户外活动后注意清洁鼻腔等。
本文是王燕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