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啥用”的阑尾派上了大用场!因为这病,6岁女童五年来每个月都得往医院跑
2022-05-09 18:22·厦门晚报
阑尾这个被不少人认为“没啥用”的器官,在厦门市儿童医院泌尿科主任的巧用下,成为连接输尿管上端和膀胱的“桥梁”。这个替代手术虽然挑战性高,但已在市儿童医院多次成功开展,是输尿管长段异常患儿的福音。

周维(右三)团队为住院患儿做检查。
成功挑战
女童尿路感染每个月跑医院 微创巧设计解决难题
6岁女孩萱萱(化名)刚出生不久就诊断为先天性巨输尿管,5年前在老家进行了输尿管裁剪及膀胱再植术。五年来,萱萱反复发生尿路感染,几乎每个月都要往医院跑。得知厦门市儿童医院(复旦儿科厦门医院)泌尿外科口碑不错,家长带孩子来求诊。
泌尿外科主任周维说,检查发现萱萱反复感染的原因是输尿管的梗阻并没有完全缓解,且合并了输尿管末端最高级别的5级反流,更棘手的是,输尿管长度不够。考虑到手术中可能需要行输尿管替代术,周维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专家会诊,为患儿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和预案。
术中,周维发现萱萱的输尿管下段发育质地比预想还要差,可用的健康输尿管所剩无几。此时,阑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经周维细心分离,保留血管的阑尾成为连接输尿管上端和膀胱的“桥梁”,巧妙设计后还在膀胱内埋置了一段阑尾来抗反流,恢复了患儿尿液排泄的通畅。4个多小时的微创手术取得成功,只在患儿肚皮上留下了数个3.5毫米的“钥匙孔”。
输尿管长段病变的修复重建对于泌尿外科医生来说是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小儿微创腹腔镜下的修复。口腔黏膜补片、肠道代输尿管(含阑尾)、膀胱瓣代输尿管及自体肾移植等,是输尿管长段异常情况下治愈孩子的最后希望,其中阑尾替代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是难度极大的微创手术之一。

周维(中)正在为患儿做手术。
技术优势
多项高新技术常规开展 无缝对接复旦名医指导
萱萱的手术很成功,且出血极少。这并非市儿童医院首次开展该类手术,据了解,去年以来该院已经在省内率先开展儿童肠代输尿管微创手术。除了儿童肠代输尿管微创手术,一些高新技术的微创及超微创手术也在该院泌尿外科常规开展。
市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是国家卫健委妇幼司先天性泌尿生殖结构畸形救助项目定点科室之一,福建省首个单独成科的小儿泌尿专科,受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郑珊名医工作室直接指导。该科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泌尿外科无缝对接,有知名泌尿外科专家技术支持,实现复杂病例网络共享、疑难病例专家现场手术。
该科不仅拥有专业的医师团队,还配备了省内领先的小儿泌尿专科器械,可开展多项特色诊疗技术,实现了微创及超微创手术全覆盖,开创了多项技术的省内首例。诊治范围主要包括小儿泌尿生殖系统各种先天性畸形、重复肾畸形、巨输尿管症、膀胱输尿管返流、性发育障碍(两性畸形)、肾母细胞瘤等,对重度尿道下裂、两性畸形等在手术方式、技术,及术前术后内分泌治疗、排尿功能评估等多方面治疗效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目前除泌尿普通门诊、专家门诊,还开设了排尿异常、阴茎畸形、肾积水三个专病门诊。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