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些人容易得“痴呆”,不好好刷牙真的会痴呆吗?

痴呆有哪些危险因素?
●高龄
年龄是发生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年龄每增长5岁患病率就增加1倍。这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和脑损伤的累积效应有关。
●性别
绝经和雌激素缺乏是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的危险因素,65岁以上的女性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患者大约是同龄男性的3倍。血管性痴呆患者,男性多于女性,这与男性脑血管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有关。
●头部外伤史
早年有头部外伤史的人年老后更多发生痴呆,拳击运动员因为头部经常受到打击,所以老年痴呆和帕金森病的发生率较高。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是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最稳定最密切的相关因素。有一级亲属患病者得阿尔茨海默病的概率大于没有家族史的人。
●血管性危险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会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
●受教育程度
有研究证据表明文化程度越低,各种类型痴呆的发病率越高。文盲患痴呆的概率是受过中学教育人群的3~16倍。体力劳动者痴呆患病率大约是脑力劳动者的3倍。
●流行病学
调查结果显示其他因素,如缺乏运动、营养缺乏、孤独、抑郁情绪也是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的危险因素。
在上述危险因素当中,年龄、性别和家族遗传史是无法改变的。但是血管性危险因素是可防、可控的,因此应积极发现和良好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肥胖、吸烟和缺乏锻炼,使痴呆的发生风险降到最低。另外,良好的用脑习惯、健康的心理状态、积极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痴呆也是有益的。
●感染因素
另外最近几年,科学界最大的亮点可能就是阿尔茨海默病的感染致病理论了。
美国西奈山医学院的Stephen Dominy博士领导的团队研究又发现,引起牙周炎的细菌——牙龈卟啉菌,同样会导致AD。早有证据表明,牙齿脱落、牙周疾病和AD有很深的联系。而牙龈卟啉菌也被认为是β-淀粉样蛋白沉积、痴呆的高危风险因素。研究人员先是检测了AD死者的大脑样本,发现所有的样本中都有牙龈卟啉菌。随后,他们又检测了具有轻度至中度认知障碍的疑似AD患者的脑脊液,同样也发现大部分患者的大脑中都有牙龈卟啉菌感染。这说明牙龈卟啉菌确实能进入大脑,并在大脑中定植。
这些研究都指向同一个方向——病原体感染,可能才是导致AD的真正元凶!
所以,不好好刷牙,真的有可能痴呆哟!
痴呆的早期信号有哪些?
学不会:学习和记忆新知识有困难,爱忘事。
做不好:处理复杂的事务有困难,如管理账本;推理能力下降,不能随机应变。
找不准:视空间能力减退,衣服穿反、系错扣子、严重者迷路。
说不出:找词困难、语言表达、听不懂、阅读和书写困难。
不着调:行为反常、性格改变。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