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顶刊最新研究:别再吃催眠药了,容易得老年痴呆!

学术文献
催眠药,包括苯二氮卓类药物,是治疗焦虑和睡眠障碍的常用药物。一些研究表明,催眠药的使用与患痴呆症的风险之间存在关联,苯二氮卓类药物可以通过改变或损害高级智力活动而导致痴呆或智力衰退的发作。此外,苯二氮卓类药物降低了大脑活动,限制了个体的认知功能,从而诱发痴呆。
另外有研究发现,由催眠药的镇静作用引起的大脑活动不足或认知障碍可能会促进痴呆的发展。因此,评估长效和短效催眠药的使用与痴呆症之间的关系是很重要的。此外,如果长效苯二氮卓类药物在老年人中使用不当和过度,药物的半衰期可能会延长,导致过度镇静,从而导致更多的问题。
因此,作者对长效和短效催眠药物的使用与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以预防痴呆症的发展。作者假设使用催眠药会增加患阿尔茨海默氏病的风险,旨在调查在韩国人群中使用催眠药物和阿尔茨海默病之间的关系。
这项临床研究论文(Association Between the Use of Hypnotics and the Risk of Alzheimer’s Diseas)发表在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上,该期刊IF值4.472。
02 研究思路
本研究从2002年至2013年韩国国民健康保险服务国民样本队列中筛选出234,634名参与者的数据,作者以阿尔兹海默症患病风险为因变量,安眠药使用情况、性别、年龄、社会保障等指标为自变量,建立Cox回归模型,分析各变量与阿尔兹海默症之间的相关性。

图1
本研究的重点概述:
1、首先从2002年至2013年期间的韩国国家健康保险服务国家样本队列(NHIS-NSC)筛选出研究对象,筛选过程如图1所示,最后,本研究共纳入234,634名参与者。对研究期间或研究结束时(2013年12月31日)阿尔茨海默病的发展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时间线如图2所示。

图2
2、本研究选择了25种常用的苯二氮卓类药物,根据其作用时间(即半衰期)分为两组。长效苯二氮卓类药物(氯巴赞、氯硝西泮、氯二氮氧、地西泮、氟硝西泮、氟西泮和氯氟西酸乙酯)归类为半衰期长药物(t?≥20小时),而短效苯二氮卓类药物(阿普唑仑、溴西泮、氯替西泮、依替唑仑、劳拉西泮、托索泮和三唑仑)归类为半衰期短药物(t?<20小时)。采用卡方检验来调查研究人群的一般特征。Cox比例风险模型用于检验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相关的因素。
表1显示了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在234,634名参与者中,有15,038人(6.4%)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病。使用长效和短效催眠药的参与者分别为1303人(0.6%)和18758人(8.0%)。催眠药物的使用与患阿尔茨海默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3、作者对催眠药物的使用与患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2显示,使用长效催眠药物的个体比不使用长效催眠药物的个体患阿尔茨海默氏病的风险更高。使用短效催眠药的参与者比不服用催眠药的参与者患阿尔茨海默氏病的风险更高,但比使用长效催眠药的参与者风险更低。与60-65岁的个体相比,65岁或以上的个体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显著增加。高血压患者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高于无高血压患者的风险。此外,抑郁症患者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高于没有抑郁症的患者。
表3显示了按性别、地区、残疾、收入和睡眠障碍进行的亚组分析的结果。在女性中,使用长效催眠药物的女性比不服用的女性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更高。在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个体中,使用长效催眠药物的人比不服用者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更高。在低收入人群中,使用长效催眠药的人患阿尔茨海默氏病的风险高于不使用长效催眠药的人。在睡眠障碍患者中,使用催眠药的患者比不服用的患者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更高。


本研究的结论:
使用长效催眠药的人比不服用的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更 高。此外,在睡眠障碍患者中,使用催眠药物的人比没有服用催眠药物的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更 高。
03 创新点与未来展望
创新点:
整体分析过程较为全面,对安眠药进行了细分,对长效安眠药和短效安眠药与阿尔兹海默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同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的分析方式,对性别、年龄、收入等其他因素与阿尔兹海默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关联性分析,后又按性别、地区、残疾、收入和睡眠障碍进行亚组分析。
研究的借鉴意义:
在医学研究中,观察对象生存时间往往受多个因素的影响。例如,研究某肿瘤患者生存时间与治疗措施的关系,患者的生存时间不仅与治疗措施有关,还受病人的年龄、性别、病情、心理、环境、社会等因索的影响,如果要显示治疗措施的效果,除了治疗措施不同以外,其他影响因素应尽可能相同或相近,这时采用多变量分析方法能够分析包括治疗措施在内的可能因素对生存时间的影响。生存时间资料的分布往往不服从正态分布(大多为正偏态分布),有时甚至不知道它的分布类型,这样就不能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此时则建议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这种分析方式可以分析多个因素对生存时间的影响,而且允许有截尾数据存在,是生存分析中最重要的多因素分析方法。
未来展望:
在流行病学方面,可以继续对吸烟状况和饮酒频率等于阿尔兹海默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另外,在本研究中只关注苯二氮卓类药物,可以考虑进一步的研究包括非苯二氮卓类。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