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善闻 三甲
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泌尿外科

如何自我鉴别『生殖器鲍温样丘疹病』是否缠上了你?以及如何处理?

9989人已读

【鲍温样丘疹病】其发病大多与病毒感染有关,主要是HPV病毒。是发生在外生殖器的组织病理呈鲍温样改变的慢性丘珍性疾患。生殖器部位单个或多个斑丘疹为主要特征的皮肤病。

一.病名由来

本病首先由Lloyd于1970年所描述,称之为多中心性色素性鲍温病,以后相继有可逆性女阴异型、生殖器多中心鲍温病、伴原位变化的色素阴茎丘疹等名称;1978年Wade等将其命名为鲍温样丘疹病。现公认以鲍温样丘疹病(Bowenoid papulosis,BP)较为简练,将其分类为III级表皮内新生物。本病特点为在生殖器部位发生多发性色素性斑丘疹,良性经过,可自行消退

二.病因

病因尚末完全明了,本病发生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有研充发现鲍温样丘疹病的发生与HPV16感染有密切关系。Kopf和Bart于1977年首次报道,发病与HPV-5、10、16、18、31等感染有关,其中主要以HPV-16及HPV-18。王家壁等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16例鲍温样丘疹病,9例HPV-16DNA阳性,对患者皮损进行DNA序列分析,也提示本病与HPV-16感染有关。电镜检查发现本病皮损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可见病毒颗粒。还有研究发现:HPV-16与HPV-18为高危型乳头病病毒,与鳞状细胞癌、鲍温病及鲍温样丘疹病等的发病密切相关。

图片1.png

HPV-16编码的E6和E7蛋白,可与宿主细胞抑癌蛋白p53或成视网膜细胞瘤蛋白结合并使它们灭活,导致细胞增殖失控,出现异型细胞。

三.发病机制

鲍温样丘疹病(BP)、鲍温病(BD)及尖锐湿疣(CA)均与HPV感染密切相关,但组织病理却表现不同,鲍温样丘疹病及鲍温病一般都伴有异形核分裂象的角质形成细胞,而CA则少见该表现。有研究发现鲍温样丘疹病及鲍温病主要由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尤其是HPV16和HPV18所致,而其中恶性相关的HPV E6 癌基因主要作用于端粒酶的催化亚单位----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hTERT),使该酶转录活化进而增加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导致肿瘤形成的进程。

四.临床表现

1.部位:男性发病率相对较高,损害主要发生在男性的阴茎、龟头,女性的大小阴唇及肛周,通常多发,少数亦可单发。

2.年龄:好发于性活跃的年轻患者,一般在21~30岁之间。

3. 特征:

①米粒至黄豆大小,黑色或褐色,扁平丘疹

②圆形、椭圆形,境界清楚

③丘疹表面光亮,呈天鹅绒外观,或轻度角化疣状

④散在分布,或群集排列呈线状、环状

⑤是患者有瘙痒、炎症和较轻微的疼痛等症 状,少数患者无自觉症状;

图片2.png

图片3.png

图片4.png

图片5.png

图片6.jpg

图片7.jpg

五.【诊断】

根据好发外生殖器,为肉色、红褐色或黑色扁平丘珍,表面呈天鹅绒样或龙状,醋酸白试验阴性等,一般应考虑此病。组织病理检查可确诊。

1.皮肤镜检查:镜下可见皮疹边界欠规整,其上黑色、棕色、灰色色素沉着呈均质模式分布(图2),颜色分布不均匀,局部可见鳞屑,未见破溃及出血等其他特征性结构。

图片8.jpg

2.组织病理

病理表现与 Bowen 病类似,表皮灶性角化不全,棘层增生肥厚,局部呈乳头瘤样,表皮全层可见不典型角质形成细胞,并见散在大量角化不良细胞及核分裂象,真皮浅层血管扩张,血管周围见中等量淋巴组织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并见噬色素细胞

图片9.png

表皮呈乳头状增生,棘层增层,棘细胞大小不等,核大小不一,可见核大、深染或核小固缩的细胞,真皮浅层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HE×100 图2 表皮棘层细胞内可见异型核分裂和角化不良细胞。HE×400

图片10.png

鲍温样丘疹病表皮细胞极向紊乱,可见细胞分裂象及角化不良细胞

六.鉴别诊断

鲍温样丘疹病误诊率极高;BP 为单个散发,其表面平滑,颜色多为褐色或灰色,不易出血,增长速度缓慢,且到一定程度后停止增长,醋酸白试验为阴性本病应与珍珠状阴茎丘疹、尖锐湿疣、光泽苔藓、扁平苔藓及女阴假性湿光等鉴别。部分尖锐湿疣外用鬼臼毒素后可有鲍温病样丘珍病的表现,应注意与本病区别。

1、尖锐湿疣:为大小不等的疣状丘疹,一般2—5mm,多发性表面粗糙,灰色或粉红色,好发于男性阴茎、龟头、包皮和肛周,组织病理是表皮内空泡化细胞为特征性改变。尖锐湿疣以群集发生为主,磨擦后易出血,增长速度较快,并不断增大,醋酸白试验多为阳性。

图片11.png

2、扁平苔藓:为紫红色丘疹,有瘙痒,常有明显的粘膜损害,组织病理有特征性改变。

3、鲍温病:鲍温病常见于中老年人,多见于躯干、外阴、腹股沟皱褶、肛周 等处,初为小片红斑,渐扩大成稍隆起暗红色浸润斑块,真皮上 部常有中等量炎症细胞浸润;而 BP 与多发于年轻人,部位主 要在外阴和肛周,表皮细胞异形性较鲍温病轻,不累及表皮全 层,病变范围小,无浸润。

图片12.png

4、外阴汗管瘤:可单独位于外阴,也可同时在面部、上下眼睑等部位出现有光泽的扁平丘疹,颜色近乎皮色。组织病理表现为汗腺导管的囊性扩张,部分呈小的逗号样尾巴,形成类似蝌蚪的特征性变。

5、原位癌:患者年龄较大,病变常为单发, 病灶表面粗糙,无色素,麟形细胞异型性大,可见较多病理性核分裂相,病变不会自行消失,部分可发展为侵润癌。

6、增殖性红斑: 好发于龟头?呈天鹅绒样浸润性红斑?组织病理类似 于鲍温病?但无角化不良及多核巨细胞;

七. 【治疗】

BP一般认为是良性肿瘤,免疫功能健全者可自行消退。据报告,在免疫抑制患者和老年人群中,BP可能进展为BD,甚至进展为侵袭性癌症鳞状细胞癌(SCC)因本病与高危型HPV-16相关,且组织病理细胞有异型,有发生癌变的可能。多年未经治疗或免疫系统抑制患者也会进展成为鲍温病或侵袭性鳞状细胞癌,因此,对鲍温样丘疹病患者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1、局部治疗:

(1)、5—FU霜外用:方法简单、见效快,但 复发率较高,且易引起局部中毒。

(2)、西多福韦外用

(3)、5%咪喹莫特乳膏外用,每周3次,连续14周

2、口服药物治疗:

(1)、维A酸

(2)、干扰素:可以和物理治疗相配合应用

3、物理治疗:

(1)、二氧化碳激光

(2)、冷冻治疗:冷冻深浅不易掌握,复发率也 较高;

(3)、微波治疗

(4)、Nd:YAG激光:有效,且不产生瘢痕

(5)、电灼:疗效肯定,但治疗时患者有一定痛苦,且愈合慢。

4、手术切除:效果较好,但不宜大范围切除

5、5—氨基酮戊酸(ALA)光动力治疗:光动力疗法具有靶向性好,损伤性小,操作简便的特点。其原理基于 5-氨基酮戊酸 (ALA)局部用药后易被增生旺盛的组织选择性吸收随后转变为 PpIX,经相应波长光源照射产生单态氧和自由基;从而导致 HPV感染细胞产生坏死和凋亡。光动力疗法还可以通过介导强烈局部炎症和细胞反应启动激活宿主免疫反应,从而发挥作用。

光动力治疗能够在临近正常组织不受影响前提下有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或增生 活跃的角质形成细胞,鲍温样丘疹病的病理表现为上皮角质形成细胞增生活跃,排列紊乱,细胞核大,异形,因此 对 ALA 有高度敏感性,光动力治疗可以高度特意性杀灭病变细胞,周围正常组织细胞因增生不活跃对 ALA 不敏感而不受到损伤。

图片13.png

当患有鲍温样丘疹病时,除了及时到医院确诊,配合治疗外,建议平时饮食要避免辛辣刺激等食物,保持良好的作息,提高免疫力等。


陈善闻
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