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吴严 三甲
吴严 主任医师
盛京医院 皮肤性病科

今天我们来聊聊玫瑰痤疮

1917人已读

撰稿:齐鑫 审校:张岚、吴严

提到Rose,大家都会觉得很浪漫,但是当Rose变成了Rosacea(玫瑰痤疮),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酒糟鼻,想必大家都会避之不及。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一起聊聊玫瑰痤疮。

一、玫瑰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面中部,主要累及面部血管、神经及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玫瑰痤疮主要临床表现为面部皮肤阵发性潮红、持续性红斑或丘疹、脓疱、毛细血管扩张等,少数患者可出现增生肥大及眼部改变。该病好发于20~50岁女性,但儿童和老年人同样可以发病。

IMG_9589.PNG

以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为主要表现--(图源自网络)

IMG_9590.PNG

以脓疱、丘疹为主要表现--(图源自网络)

IMG_9592.JPG

玫瑰痤疮出现鼻部增生肥大,俗称的酒糟鼻--(图源自网络)

当然,生活中更多的还是症状较轻,以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为主要表现,戴安娜王妃就是玫瑰痤疮患者。

IMG_9591.PNG

二、那么玫瑰痤疮的发生发展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通常认为,玫瑰痤疮的发病机制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遗传因素:调查显示,部分玫瑰痤疮的患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

②神经血管调节功能异常:外界的物理或化学因素,刺激神经肽的释放,不仅会引起神经源性炎症,还会诱发脉管舒缩调节紊乱,造成潮红,红斑的症状。

③天然免疫功能异常:天然免疫功能的异常激活,在玫瑰痤疮的炎症形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④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研究显示,玫瑰痤疮患者面颊部皮损处角质层含水量下降,皮脂含量减少,经皮水分丢失增加。

⑤微生态紊乱:毛囊蠕形螨通过天然或获得性免疫加重炎症过程,特点是在以丘疹、脓疱为主要表现的玫瑰痤疮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⑥其他:温度变化、获得性免疫功能异常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玫瑰痤疮的发生发展。

三、玫瑰痤疮的诊断

(一)诊断标准

目前,我国制定的最新诊断标准如下:

截屏2022-05-18 上午12.28.31.png

(二)辅助检查

玫瑰痤疮的辅助检查手段较为有限,如皮肤镜、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等,部分结果特异性不高,还是需要综合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四、如果已经确诊了玫瑰痤疮,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一)改善生活方式,科学护肤,减少刺激因素

这项内容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常见的刺激因素包括紫外线暴露、辛辣食物、冷热刺激、情绪压力、某些药物等。此外,玫瑰痤疮患者皮肤较为敏感,应避免使用“三无”护肤品,慎用隔离霜和彩妆,一定要做好防晒工作,如遮阳伞、墨镜、帽子等物理防晒措施,以及配方精简的防晒霜。

(二)局部治疗

修复和维持皮肤屏障功能,外用药物如:抗微生物类外用制剂、壬二酸、过氧化苯甲酰、外用缩血管药以及水杨酸等。

(三)系统治疗

抗微生物制剂、异维A酸、羟氯喹、β肾上腺素能受体抑制剂以及抗焦虑药物等。

(四)光电等物理治疗

强脉冲光(IPL),脉冲染料激光(PDL),CO2激光或饵激光,1064nmNd:YAG激光、可见光、射频以及光动力疗法。

(五)手术疗法

对于单纯以毛细血管扩张或赘生物为主的玫瑰痤疮,药物治疗难以奏效可酌情选用手术疗法。

(六)注射疗法

注射A型肉毒毒素。

(七)中医中药

参考文献

[1]张建中,高兴华.皮肤性病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296.

[2]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玫瑰痤疮研究中心,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玫瑰痤疮专业委员会. 中国玫瑰痤疮诊疗指南(2021版)[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1年54卷4期, 279-288页, ISTIC PKU CSCD CA BP, 2021.

[3] Buddenkotte J , Steinhoff M . Recent advances in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rosacea[J]. other, 2018, 7.

撰文作者简介:

截屏2022-05-20 上午11.36.04.png

齐鑫: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在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5+3),导师吴严教授,硕士期间研究内容为强脉冲光联合水光注射肉毒素治疗玫瑰痤疮

张岚: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吴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吴严
吴严 主任医师
盛京医院 皮肤性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