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赵根尚 三甲
赵根尚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血管外科

医学生向医生转变

568人已读

叙事医学课程:

医学生向医生的转化

郑州大学二附院

心血管外科

赵根尚教授

同学们,你们是2019年入学,老师是1979年入学,间隔四十多年,老师也从像你们一样的医学生时代走过了漫长的从医生涯,有很多感想和体会想给同学们说,这也是我们开设叙事医学课程的目的,想交给同学们医学生转化成临床医生的方法,实际上这个转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转变的方面也很多,但无论如何同学们要有思想准备,是鸟儿总要飞翔天空,是鱼儿总要游于江河。

医学生向医生转变,心理准备甚为重要,当然也有一些技巧及方法。医生职业特点是仁心仁求,要求同学们要有慈悲心,怜悯心,同理心,共情心,要了解患者的疾患心路,感受病人的感受,只有知道病人的内心痛苦和躯体痛苦,才能真正替病人着想,做出正确的临床决策。对病人我们要有教育的能力,要学会医病、医身、医心,当然我们要忘名,忘利,忘我。每一个病人的文化修养不一样,对疾病的认识,对人生的看法,得病以后的心理变化也不一样,作为医生我们要充分了解,要想做到这一点医生要有大格局,高站位,不仅要有娴熟的医疗技术,深厚的医学理论,还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极高的道德水准。医生要学习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医学人文素养,中国文化的根脉是道家,儒家,释家,经过历代先辈哲人的传承发展,这些都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也是数千年劳动人民实践知识的总结。尤其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社会伦理规范的形成,仁义礼智信的社会应用,积善成德,因果报应,条件与结果的对应,这些朴素的哲学思想,都是中国文化长河的浪花和珍珠。

我们不仅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也要学习其他自然科学知识,学习历史、地理、美术及其它艺术知识,这些知识对于成熟个性,开阔视野,提升生命的体验,塑造健康人格都有很大帮助。病人面对这样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医生都有沐浴春风,极度信任的感觉。

从叙事医学角度看医学生向医生转变,还要学会处理四种关系。1.与病人的关系:医患关系是医生经常要处理好的社会关系,要把患者当亲人,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要走进病人的内心世界,感受病人的疾苦,了解病人的真实需求,要有针对性让病人了解所患疾病,疾病的转化过程,在现代医学发展范围让病人对诊疗有所了解,有所选择,同时我们要和患者家属充分沟通交流,不夸大其词,要给病人家属讲清楚医学的局限性,讲清诊断治疗过程的风险,最后医患共同决策。2.和同事的关系:医生在临床实践中要做好团队合作,要尊敬师长,团结同事,爱护学生及下级大夫,特别要尊重护士的工作,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是医学实践的真实状况,不要个人英雄主义,要优雅进取谦逊,豁达宽容忘我。3.和自己的关系:医生本人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心理优势和理论技术优势,选择合适的临床专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不断学习理论知识,要经常参加学术交流,不断充电丰富专业知识。要了解医学的局限性,知道医学是充满风险的职业,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绝不虚张声势,不懂装懂,自欺欺人。要有心理调节能力,不断克服心理障碍,成熟心智,终生主动积极锻炼身体,始终维护自己的身心健康,充满快乐地工作和生活,享受每一天,有意义地过后每一天。4.和社会的关系: 医生要处理好社会各方面人际关系,要学会做科普宣传,要持之以恒做公益事业,要客观宣传自己及单位,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工作,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自己在社会工作中组织能力。

最后要反复强调的是医学生向医生的转化过程,要温故而知新,不断复习过去所学的知识,尤其是基础医学知识,要做到基础和临床结合,理论和实践结合,要学习英语,掌握国际前沿医学知识,了解专业学术动态,尤其我们要学习中医中药知识,并且要把中医中药知识应用于临床。在职业生涯过程中要养成强大的心理素养,要自信,坚毅,不卑,不亢,要认识到自己不足,要宽容包容忍让,要不怕吃苦,不怕劳累,要敢于追求真理,也要在平凡中见伟大,持之以恒奉献爱心。医生群体是甘于奉献的群体,是吃苦耐劳的群体,是敬佑生命大爱无疆的群体,要求我们要自爱、自强,要求我们要强身健体,要求我们不断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在奉献社会的同时要追求平静快乐的心情,这样才能使职业生涯更完美,使自己的人生更绚丽多彩。

同学们,我相信再过二十年你们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有很多人已经是专家教授,还有很多人走向管理岗位,更多的人在平凡的岗位做着默默的奉献。无论如何,自己都是最精彩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大漠,愿你们每个人都开出最美的花朵,结出最丰硕的成果,走向幸福、快乐、美满的人生。

赵根尚
赵根尚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心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