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确定你会喝水吗?
有很多健康宣教说,人体一天需要八杯水,才能很好地代谢身体的废物。有的人觉得喝水少了,尿黄上火,一定要多喝水,到尿液清澈如水才好,这样的认知是错误的。每天每个人的代谢和消耗是不同的,吃饭也不可能每天每顿一个饭量。就象汽车,今天跑的路多,需要多加油,明天一天停着没动,就不需要加油。人体摄入水分的途径有很多,除了饮水以外,摄入食物中的水分,呼吸空气中的水分等等,但如何真正代谢、吸收、利用才是关键。尿太黄确实有热,但如果清澈如水,就是寒了。水进入人体,通过脾的运化,肺的宣降,膀胱气化,才能逐步被利用和排泄,每一步都需要阳的温煦和气的疏布。水,是阴寒的物质,是需要人体吸收转化,才能起到滋养的作用,不必要的摄入就是代谢负担,水中毒就是极端的表现。
中医对喝水的概念是不渴不喝,喝必热饮,饮即三口。不渴说明身体需要水的地方不缺水,或者是有水蓄在身体里不能被吸收利用,最常见的就是脾虚肾虚的病人,前面说过,脾肾的作用在水的代谢中至关重要,如果脾肾不足,就会造成水湿停滞,往往表现为舌体的胖大、舌苔腻或水滑。如果这时候,你还是一天八杯水,就如同往涝了地里浇水一样,湿气就会越来越重。中医对水的认识,可是很有学问的,比如春雨水、秋露水,早晨井里的井花水、扬千遍的甘澜水,以及淘米水发酵的浆水、井水沸水各半的阴阳水等等。虽然很多人认为这些是糟粕,但我觉得还是留待后人去研究吧,就像屠呦呦提取青蒿素也是从中医对青蒿使用方法得到启示一样,科学应该是不断探索未知,而不是轻易的否定。
喝必热饮,外国人常年喝冰水,所以非常多严重过敏的人,食火、肝火、心火,被冰水压在身体里,就会导致免疫系统出现问题。近些年,国人的体质也有越来越多的过敏情况,这次新冠甚至出现免疫风暴,这与现在的生活习惯不无关系。中医强调喝沸水,烧开后的水,经过沸腾,气泡的鼓动,会使阴寒的水变成了具有一定活性和动力的水,更有利于身体的吸收和利用。
所谓饮必三口,实际是说,喝三口后要停顿一下,感知一些身体的反应,让饮入于胃,脾肺代谢,津液上承,是否还有口渴的情况,然后再决定是否继续喝水。如同我们灌水壶,太猛了,需要停顿一下,以免气隔而溢出壶口。
喝水是简单的身体本能,但怎么喝的养生是个学问。
本文是朱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