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潘俊博 三甲
潘俊博 副主任医师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整复外科

“毒虫“记-----打翻的神木王鼎

508人已读

话说潘医生小时候曾经搜集各种毒虫(包括蜘蛛、长得很丑的毛毛虫……)装在瓶子里,配制了一种药水,觉得涂到手上会练成五毒神掌之类的功夫。后来没有真的涂,当然验证它有毒的方法也只是泼到地上会起很多泡沫,而不是电视里演的会冒丝丝的白烟。长大之后武侠梦破灭、回到现实(是因为看到扬州茱萸湾公园的长臂猿闲庭信步,使我发现我不可能比他厉害),就再也没有关注过武林了。

年方不惑,来到海南,居然再次走进童话世界。看门诊有海胆蛰伤的、有被不明生物咬伤发展为坏死性筋膜炎住进ICU截肢的,潘医生甚至在睡觉时候身上爬满飞蚂蚁、雨后路上遇到青蛇、还有那种比天气预报都准的大蜗牛。猛回头!意识到翻开尘封的毒物宝典刻不容缓。

有毒的生物

生物在原始的时候都是有毒的,只是在进化的过程中有的生物自愿放弃了生产毒液的能力,因为生产毒液要花费好多能量和精力。而保留下来毒液的生物往往时为了捕猎和防御。比如眼镜蛇,它的毒液绝对不是为了毒翻比它大的生物,而是那些它能捕猎的小动物,所以在野外你远远的看到一条蛇,只要你不去惹它,它绝不会绕路过来咬你一口。那些防御性毒素不致命但非常痛,而攻击性毒素是致命的。

毒液的性质,分为很多种类型,人被咬伤或蛰伤后会产生不同的病理生理反应。

  • 神经毒素:作用于神经骨骼肌接头,造成呼吸衰竭和心脏衰竭,比如眼镜蛇、珊瑚蛇
  • 溶血性毒素:它会阻断凝血机制,造成大出血,出现失血性休克,比如响尾蛇、蝮蛇
  • 过敏性毒素:不是毒素本身致命,而是毒素引起人体过敏造成过敏性休克,比如膜翅目生物(蜂、蚁),每年它们在全球杀死的人是蛇类的十倍
  • 局部毒素:会产生局部炎症反应引起剧痛的防御性毒素。比如鸭嘴兽(鸭嘴兽的脚上有一根毒刺)
  • 传播疾病(如果也算是毒素的话):病毒和细菌也是毒素,而且是活的毒素,所以蚊子当之无愧的是杀死人类最多的有毒生物,因为它传播多种疾病,比如脑炎、疟疾、丝虫病、黄热病等等。另外被水里的鱼类刺伤往往会引起很难治疗的感染甚至坏死性筋膜炎致死率极高,比如嗜水性单胞菌感染

各种毒物集合

dfc1076ddb491d455ba93e174d640e5b 拷贝.jpg

鸭嘴兽后脚趾有一根毒刺,被它刺伤会引起剧痛(据说比子弹打伤还痛)

2YYBAGKLSM6AJ8YdAAHku4B0BtA125.jpg

千万别惹这货,真的会要命!


3d1650d0d34f8902040a9fde31463e87.jpeg

被刺客毛虫刺伤会造成剧痛并且全身大出血,所以如果去森林一定做好防护,别乱碰任何东西

1154884a20357ebc6ee9ba2d431f6255.jpeg

到海边玩别碰这种生物,某些种类刺到手指如果没有麻药真的会疼死


67355e827cbfa22e39e04c2a0d3d16b5.jpeg

要是真碰到虎头蜂,还是快跑,蛰一下还有命在那就是造化

99600dad3e6f5899b278beccb3ad11af.jpeg

这种可爱的小章鱼叫“蓝环章鱼”,海洋里最毒的毒物,神经毒素,被咬后毒素发作数分钟内死亡

4bea9c40ff822c9542eb30ad852fce98.jpeg

这种蜘蛛的雌性在交配后立即咬死雄性配偶,因此民间为之取名为“黑寡妇”。被它咬伤会引起致命的过敏性休克

fe306bdb8ad79baf1047feb9fd26f44e.jpeg

说来说去,毒王就在我们身边,不用自己生产毒液,遇强则强、遇弱则弱,四两拨千斤

打翻的神木王鼎

神木王鼎可以汇聚各种毒虫,修炼星宿邪功,我想如果阿紫看到上面的各种毒虫肯定欣喜若狂。回到现实,怎么预防和处理这些问题呢。第一:上山下海别碰各种东西,有些能力咱是不具备的,逞能害自己。第二:做好防护工作,防蚊液该涂就涂,该挂蚊帐就挂蚊帐。第三:遇到任何可爱的动物不要被他们的外表所蒙蔽,比如那只小章鱼,多美妙,可美妙的背后是死亡,多少人死于手欠。第四:学会急救,心肺复苏,如果是神经性毒液,在来到医院之前持续人工呼吸、心脏按压。第五:被蛰伤后剧痛的,其实只要有一只局部麻药就能解决问题。第五:必须敬畏自然。

再回似水流年

当年穿着凉鞋在小池塘里面捞蝌蚪;到山上直接用手捉各种虫子;在草丛里跑过,腿上被“拉拉秧”拉的一道一道的;拿着火把烧马蜂窝。现在想想那是如此快乐和毫无畏惧,而那池塘里从我小腿边游过的生物,有哪只是致命的呢?它仁慈的毒刺没有向我下手……

潘俊博
潘俊博 副主任医师
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整复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