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肺癌患者(恶性孤立性肺结节)预后因素有哪些
手术后的早期肺部恶性肿瘤如何评估,接下来应该如何处理,是否应该做后续辅助治疗,本文着重于以上几点进行解答。
手术是肺癌高危人群或病理提示恶性肺结节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早期手术治疗的I期非小细胞肺癌仍有一定比例出现复发、转移等情况,因此,分析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术后生存情况,探究影响生存的因素,对改善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既往研究显示,女性患者的生存预后可能优于男性患者。日本Yoshida等的研究结果显示,女性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比男性高18.9%,这可能与女性患者较高的肺癌筛查比例及高分辨CT发现磨玻璃结节和亚实性结节在女性患者中比例偏高有关。但女性患者术后预后较好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推测可能与内分泌及基因差异有关。
年龄对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术后总生存率有显著性影响,65岁及以上老
年患者的术后生存率明显低于65岁以下患者,Ryu等的研究也发现年龄是I期腺癌患者重要的预后因素,调整性别、查尔森合并症指数、吸烟、组织类型、肿瘤大小等变量后,高龄组(68岁)的死亡风险较低龄组显著增加,进一步分析疾病特异生存率显示,肺癌特异生存率在65岁及以上老年患者与低于65岁患者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Ki-67蛋白在细胞问期和有丝分裂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它高度表达于细胞周期中的细胞,而在静止期细胞中表达明显降低,因此,临床中Ki-67已成
为评估多种恶性肿瘤增殖的重要标志物,在既往大型研究报告中具有良好的预后价值。高Ki-67增殖指数预示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术后较低的总生存
率。Ahn等的研究纳入16例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结果显示Ki一67高表达在男性、吸烟者、非腺癌患者中更常见。对于肺癌射频消融术后的患者,Ki一67在肺癌组织中较高的表达水平与较差的局部肿瘤无进展生存期以及疾病特异生存期有关。Wen等将32个临床研究荟萃分析后发现,Ki-67高表达与肺癌患者较差的总生存期、无病生存期相关,这种负相关关系在亚洲患者、早期肺癌(I~Ⅱ期)以及病理诊断为腺癌的患者中更加明显。因此,Ki-67增殖指数有望作为参考因素纳入预后危险分层,用于筛选预后不良的患者接受进一步治疗(如辅助化疗等)。
根据以往研究结果,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为89.9%,年龄、性别、结节大小、Ki一67增殖指数对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预后具有显著影响。将Ki一67增殖指数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综合考虑可能有助于更准确地对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预后危险分层,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但本研究结论尚待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进行验证。
此外,根据现有研究结果,病灶中实性成分、病灶大小、病灶内实体型及微乳头型成分比例、气道内播散(STAS)、脉管侵犯、胸膜侵犯等因素也占据预后的主要预测因素,也是临床工作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部分。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步,基因型的研究越发深入,我们发现,根据肿瘤基因突变情况或外周血肿瘤基因序列突变检测也是肺癌的独立预后因子,比如:基于基因突变的预测工具(如燃石公司的郎迪瑞)、基于外周血ctDNA的预测工具(MRD检测)等等,这些工具具有非常大的价值,将在以后的文章中逐步介绍。

作者:刘政呈
南京鼓楼医院心胸外科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STS)国际会员International Member
美国外科医师学院(ACS)Fellow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Member
国际胸腺协作组(ITMIG)Member
江苏省医学会胸外科学分会纵隔学组委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委会青年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纵隔肿瘤专业委员会会员
中国卓越外科科研协作组成员
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会员
江苏省青年医学人才
美国胸心外科学会(AATS)Graham奖获得者
约翰. 霍普金斯医院访问学者(Johns Hopkins Hospital Fellow)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中青年编委
《BMC Surgery》Peer Reviewer
《Mediastinum》Section Editor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单孔胸外Dr杨

南京鼓楼医院互联网医院

本文是刘政呈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