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曾辉
曾辉 主任医师
武汉市第六医院 肿瘤科

化疗后为什么要定期查血常规?

977人已读



曾辉-会议简介.jpg



化疗后血常规(blood routine,BR)报告-重点关注5个指标




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的处理及相关知识

https://station.haodf.com/health/article?healthId=8618325133&articleId=3825970320


微信图片_20220529192534.jpg

微信图片_20220529192858.png

微信图片_20220529192757.png

止吐.png




化疗是抗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肿瘤患者行化疗时,医生会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化疗药物会引起骨髓抑制的不良反应,遂嘱咐化疗后要定期检查血常规。

事实上,多数患者对骨髓抑制不重视,对“反复”查血心存疑虑,甚至担心检查抽血会引起贫血,在前期化疗无不适时,后续化疗就不查血了.....殊不知患者往往因这种“自我认知”导致骨髓抑制未及时处理而产生严重后果。谨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让化疗患者意识到定期查血常规的重要性,使治疗顺利安全进行。


一、什么是化疗骨髓抑制?


化疗药在体内杀伤肿瘤同时也会对正常组织细胞有损伤,尤其是骨髓造血细胞等增殖快的正常细胞,若骨髓造血细胞被杀伤就可出现骨髓抑制。那么什么是骨髓抑制呢?骨髓抑制是指骨髓中的血细胞前体的活性下降。通俗理解就是在使用有骨髓抑制性的化疗药物后,外周血中的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血小板以及血红蛋白数目降至正常值以下,同时排除自身其他基础疾病引发的可能。



二、血常规要看哪些指标?

一般情况下患者拿到血常规报告比较迷茫,不知道应该观察哪个指标,其实化疗患者应该重点关注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尤其是单核细胞比例)、血小板和血红蛋白的数值。

曾辉医生按:单核细胞比例是白细胞升降得风向标,化疗后哪怕白细胞总数和或中性粒细胞总数或计数正常,单核比例下降,意味着白细胞会下降;反之。哪怕白细胞处于正常水平以下,若单核比例增高,以为着白细胞会呈现上升态势 。


根据血细胞数值可将骨髓抑制分4级,级别越高代表骨髓抑制越重。



分级标准如下:

微信图片_20220529191954.png





多种血细胞可以同时下降也可单独下降,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会最先减少,在化疗后1-2周出现最低值(即危险期);其次是血小板,一般在3-14天开始下降,通常白细胞下降更常见;化疗对血红蛋白影响最小,下降不明显,但少数会出现严重贫血现象。

标注:LIN(lower limit of normal)——正常值下限


三、化疗骨髓抑制有什么危害?


每种血细胞对机体都起着重要作用,其中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都会对机体产生相应不良影响。骨髓抑制如果未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会出现严重并发症,那么骨髓抑制主要有什么危害呢?

1.使化疗延期,影响治疗效果:每次化疗前要求白细胞在3.5×109/L以上,血小板80×109/L以上,血红蛋白80g/L以上,如果血细胞值太低则需先治疗,不能如期进行后续化疗。

2.感染风险增大:白细胞是机体抵抗细菌病毒等感染的“卫士”,当其数值降低则免疫功能下降易发生感染;白细胞<1×109/L,特别是<0.5×109/L时,患者发生严重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机会会大幅增加,若是不慎感染则会迅速发展,有时难以控制,严重者危及生命。

3.出血风险增加:血小板在凝血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其数量较少时凝血功能下降,血小板数值<50×109/L尤其<20×109/L时,自发性出血概率会明显增加,可引起各种黏膜皮下甚至全身器官脏器的出血现象。

4.血红蛋白数值低可导致机体氧供不足即贫血,引发气短乏力、眩晕等不适,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难以坚持后续治疗,严重者会休克。

5.一旦严重感染出血,治疗费用明显增多。

所以千万不要因为“怕麻烦”而错过及时干预纠正骨髓抑制的时机,导致出现重症感染或出血甚至威胁生命,就“得不偿失”了!


四、化疗后何时复查血常规?

定期监测的目的是早发现早干预,安全度过危险期。依据肿瘤放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规范化管理指南,化疗期间的患者应每周1-2次血常规;有骨髓抑制高危因素患者,如高龄、骨转移、多次放化疗、既往有Ⅲ-Ⅳ级骨髓抑制、高强度化疗方案以及合并心肝肺肾等基础病,至少每周2次血常规;出现III-IV级骨髓抑制时,在积极 治疗的同时需每天监测血常规。

值得注意的是,药物有蓄积效应,前期化疗没有骨髓抑制并不代表以后没有;同时不同化疗药物会引起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既往化疗没有明显骨髓抑制不代表更换化疗方案后没有。因此持续化疗患者更应定期监测血常规。

五、反复查血常规会引起贫血吗?

血常规每次抽血仅2ml左右,人血液总量为体重的7%-8%,相比较是非常少的,并且体内血液会快速自动更新再生,所以血常规不会引起贫血。

六、什么级别骨髓抑制需要治疗?

化疗产生骨髓抑制是治疗过程中的常见副反应,期间不是每个患者都要治疗。治疗其主要目的是缩短血细胞下降持续的时间,减少继发感染和出血的风险。

Ⅰ级骨髓抑制原则上无需特殊处理;

Ⅱ级是否治疗依患者既往情况以及目前处于化疗后的时间而定(可咨询主诊医生意见);

Ⅲ-Ⅳ级必须治疗,即白细胞<2×109/L或中性粒细胞<1×109/L,应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进行升白治疗;白细胞<1×109/L或中性粒细胞<0.5×109/L,可适当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一旦出现发热应立即做血培养和药敏,并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同时行升白治疗;血小板<50×109/L需升血小板治疗(IL-11、TPO、海曲泊帕等),并酌情使用止血药预防出血;血小板<20×109/L应予输注血小板、给予较大剂量止血药等处理,同时升血小板治疗;血红蛋白<100g/L,可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同时补充铁剂等原料;严重贫血时还需输红细胞治疗。





曾辉
曾辉 主任医师
武汉市第六医院 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