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绝症”不绝望,晚期肠癌有希望!(转载至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官方公众号)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1-12-22 17:37 发表于浙江

四年多的抗癌之路
当她快要放弃的时候
又有了新的希望……
这一年初
她的复查结果提示
肿瘤在全面进展
然而这一年末
肿瘤竟然全消灭了!
52岁的王女士,四年多前(2017年)因为反复便秘,肚子痛,到当地医院检查后,确诊为结肠癌肝转移。这对于王女士和她的家庭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的消息。后来的3年时间里,她在当地医院先后接受了新辅助(转化)化疗、靶向治疗、结肠癌根治手术、术后辅助化疗、肝脏射频消融手术等治疗。

然而,2021年1月,复查显示其肝转移病灶仍然在增大,盆腔内也出现了多发新的转移病灶。经过了三年时间的反复就医,接受了各种治疗手段,王女士的肿瘤还是在进展。万念俱灰的王女士来到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肿瘤内科寻求后续的治疗方案。

面对这个棘手的病例,市一医院徐骁院长组织了多学科讨论(Multi disciplinary team, MDT),多学科讨论团队是以杭州市医学高峰学科为依托,由肝胆胰外科、胃肠外科、肿瘤内科、消化内科、放疗科、放射介入科、超声介入科以及病理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组成的讨论组。针对各种疑难疾病,集合各个学科顶尖力量,为患者“量身定做”最佳的诊疗方案。根据MDT讨论结果消化肿瘤内科郑松主任医师团队为王女士更改了化疗和靶向治疗方案,疗效显著,并且期间进行了两次肝脏射频消融手术。9个月后,王女士复查了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结果提示王女士肝脏和盆腔的肿瘤的活性病灶都消失了,肿瘤标记物也下降到正常范围,达到临床治愈。这对于与肿瘤斗争了4年的王女士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她对自己的病情再次有了信心,对未来的生活也有了新的希望。


郑松主任医师团队有多名经验丰富的肿瘤内科医师,尤其擅长消化道肿瘤的综合治疗。郑松主任说:“面对治疗意愿强烈的复杂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我们必须进行多学科讨论,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让患者能够和肿瘤“和谐共存”甚至治愈,让患者有尊严并且有希望地获得更长、更有质量的生存。”晚期恶性肿瘤在传统观念中是没有希望的“绝症”,但是我们不能失去信心。诸如此类的成功案例,在消化肿瘤内科的病房中还有很多。
晚期结直肠癌复发是否真的走投无路?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不能放弃每一位病人的治疗意愿和生存的希望。
结直肠癌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具有独特的解剖和病理生理和临床特征。在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所有癌症中位居第三,仅次于肺癌和胃癌。随着医学的进步,对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我们仍然有多种治疗手段。NED(No Evidence of Disease, NED,无疾病状态)是指肿瘤患者经过治疗以后使用现有检查方法未发现肿瘤残留的迹象,表示现阶段可发现的肿瘤已经从患者体内完全清除,与完全缓解同义。部分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通过MDT及相关学科的协作治疗使得肿瘤“治愈”变得不再遥远。

一、 手术治疗
15%-25%的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即合并有肝转移,而另有15%-25%的患者在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术后可发生肝转移,结直肠癌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也是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外科手术是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可能获得长期生存的重要手段。最新研究显示对于结直肠癌单纯肝转移的患者,符合手术适应症的肝移植也能提高远期生存率。
二、 非手术局部治疗
不能进行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多由于预后肝脏储备不足或者位置不佳,而针对这种情况,射频消融技术有了用武之地,射频消融治疗技术在与全身治疗联合时,比起单独全身治疗来说,无疾病进展率明显提高。对于局部肝转移病灶还可以进行放射介入治疗,比如TACE技术。腹腔热灌注化疗属于一种微创疗法,可以对腹膜转移的肿瘤进行控制,并对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延长有一定效果。可依据患者病症实际状况多次使用,其最大的优势在于:灌注化疗能够使化疗的药物在患者脱落种植腹腔当中癌细胞上直接进行作用,局部产生药效浓度可达到静脉给药的200-400倍,并且可以和热疗产生协同效应。立体定向放疗目前在临床上运用得也越来越广泛,就其应用于肝脏胰肿瘤治疗当中,具有肿瘤疗效好,组织创伤轻微等优势,同时其能够精准定位放疗的靶向区域,从而确保肿瘤局部放疗用药的剂量。
三、 精准检测和精准药物治疗
对结直肠癌患者来说,常规化疗方式均以氟嘧啶类药物(5-氟尿嘧啶或卡培他滨)为基础用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应用双联或三联方案联合用药,以全身静脉化疗为主。通过基因突变情况来寻找精准治疗手段是目前肿瘤精准治疗的大方向,目前,结直肠癌临床实践中,一定要做的基因是RAS、BRAF以及错配修复这三组基因,能够指导临床医生进行精准治疗。当然,基因检测的方法也有多种,RAS基因和BRAF基因可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或者二代测序(NGS)法进行检测,错配修复基因还可以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检测错配修复蛋白的表达情况。靶向和免疫治疗:近10余年来,靶向治疗已逐渐成为治疗难治性结肠癌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原发肿瘤位于结肠不同位置的结肠癌患者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anti-EGFR)和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anti-VEGF)的临床疗效不一致。例如anti-EGFR类药物西妥昔单抗及帕尼单抗,已经被证实在治疗转移性右侧结肠癌中疗效较差。结直肠癌免疫治疗进展迅速,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获批用于MSI-H 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人群。
消化肿瘤内科简介
杭州市一医院消化肿瘤内科是集肿瘤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热疗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是杭州市医学高峰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肿瘤融合研究与精准诊治实验室,也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科室人才队伍建设合理,包括浙江省卫生创新人才, 浙江省医坛新秀,浙江省新世纪“151” 优秀中青年第二层次人才,杭州市“131”优秀中青年重点层次人才,杭州市十大杰出青年,杭州市成绩突出科技工作者,杭州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等。多位专家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委会、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MDT专委会、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肿瘤靶向技术分会、浙江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委会、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生物治疗专委会、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靶向及细胞治疗专委会、浙江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委会、浙江省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委会等学术组织任副主任委员或委员等职务。
临床技术能力突出,在肝胆胰恶性肿瘤、结直肠癌、胃癌、食道癌以及其他实体恶性肿瘤的综合诊治上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时,在各种晚期癌症的营养治疗、癌性疼痛与癌性胸腹水的控制方面,恶性肿瘤的骨、脑转移的综合治疗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科室成员曾多次在ASCO、ESMO、CSCO等国内外肿瘤学大会上报告交流。团队荣获2019年度首届杭州市MDT病例大赛冠军,并通过每年举办消化道肿瘤西湖论坛和消化道肿瘤多学科诊治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为浙江省和杭州市消化道肿瘤MDT推广做出了贡献,提升了市一医院消化道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水平。科室的发展方向是在肿瘤规范化治疗和多学科MDT的基础上,开展恶性肿瘤个体化的靶向药物和生物免疫治疗等转化医学研究。
杭州市一医院消化肿瘤内科是浙江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浙江省中医药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承担肿瘤学研究生的相关临床教学和培养工作。同时也是杭州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承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项目、杭州市卫生科技重大项目等20余项科研项目,有多项创新性成果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关注。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浙江省自然科学学术奖、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杭州市科技进步奖、杭州市自然科学学术奖、杭州市科技创新奖一、二、三等奖10余项。发表SCI和中华系列论文数十篇。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申报中3项。编写专著多本。作为PI(主要研究者)承担多项国内外多中心药物临床研究。

专家介绍:郑松
主任医师,杭州市一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主任。浙江大学肿瘤学博士,浙江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曾留学英国从事肿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获“最美杭州人”、“杭州市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和“杭州市五四青年奖章”。入选浙江省卫生创新人才,浙江省首批医坛新秀,杭州市成绩突出科技工作者,浙江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杭州市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首批杭州市科普专家。获第十届杭州市青年科技奖。系浙江省新世纪“151”优秀中青年人才第二层次和杭州市“131”优秀中青年人才重点资助人选。杭州市I类重点学科肿瘤内科学学科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基金评审专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二审专家。
主攻学科
擅长肝胆胰恶性肿瘤、结直肠癌、胃癌、食道癌、胃肠道间质瘤以及肺癌、乳腺癌等其他实体恶性肿瘤的综合诊治,尤其是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热疗等,并对恶性肿瘤的骨、脑转移的综合治疗,晚期肿瘤的营养、姑息和止痛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
医疗成果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杭州市卫生科技重大项目等10余项科研项目,有多项创新性成果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关注。作为负责人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浙江省自然科学学术奖、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杭州市科技进步奖、杭州市自然科学学术奖、杭州市科技创新奖一、二、三等奖10余项。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最高影响因子7.561)及中华系列等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申报中3项。编写专著2本。学术兼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肿瘤靶向技术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MDT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康复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委会中西医结合肿瘤营养学组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靶向及细胞治疗专委会副主委,浙江省抗癌协会抗癌药物专委会常委,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委会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生物治疗专委会委员,浙江省肿瘤靶向治疗技术指导中心委员等10余项。
专家门诊时间:周四上午
本文由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发布,版权归医院所有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