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人慢性便秘评估与外科处理临床实践指南(2022版)解读
指南产生背景: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于2008年第一次发布的慢性便秘的外科诊治 指南,对我国慢性便秘外科诊治的规范化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有关慢性便秘的基础与 临床诊疗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但在临床实践方面目前尚缺乏金标准与高级别的临床研究证据,外科医师在术前评估、术式选择、术后疗效评价等方面缺乏权威的参考。为进一步规范慢性便秘的诊 断评估与外科处理,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通过研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及结合专家们的临床经验,对该指南进行了更新,形成了2022版中国成人慢性便秘评估与外科处理临床实践指南。
指南的主要内容:
一、便秘的临床评估
1.详细的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是便秘初步临床评估的依据;
2.便秘的相关评分量表、生活质量评测可作为便秘评估的依据;
3.排粪造影、结肠传输试验、盆腔动态MRI等影像学检 查以及肛门直肠测压,对了解便秘的病因、分类诊断有重要参考;
4.结肠镜、钡灌肠等对排除器质性疾病或巨结肠等有重要价值;
二、便秘的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1.饮食与生活习惯调节是便秘治疗的首选和基础方法;
2.目前尚无根治性治疗便秘的药物,应该按照不良反应 阶梯性、个体化选择使用,尽量避免长期使用刺激性泻剂;
3.生物反馈可作为出口梗阻型便秘(痉挛型)的一线治 疗选择;
4.骶神经调节和穴位刺激可作为替代疗法进行尝试;
(二)手术治疗
1.对于慢传输型便秘综合保守治疗失败的患者,可以从手术获益;
2.顽固性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可从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中获益;
3.次全结肠切除联合不同的吻合方式也是外科治疗慢 传输型便秘的术式选择;
4.结肠顺行灌洗、结肠或回肠造口术及结肠旷置术,可以作为年老体弱或无法耐受其他手术时的考虑,也是其他手术失败后极端情况下的选择;
5.中重度以上直肠内脱垂伴随的出口梗阻症状,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
6.直肠前突能够解释临床上的出口梗阻便秘症状时,可考虑手术;
7.盆底肌痉挛性便秘应该首选生物反馈治疗,也可以选 择A型肉毒碱注射封闭,手术对盆底肌痉挛性便秘效果不确定,需要慎重选择;
8.成人巨结肠症是特殊类型的便秘,发病机制具有独特 性,手术方式有所不同,在慢性便秘术前评估中必须明确是否存在该病;
以上是2022版中国便秘诊疗最新指南的主要内容,指南中所涉及的便秘的评估手段和保守及手术治疗方法均在上海市同仁医院常规开展,接下来我们将结合上海市同仁医院在慢性便秘诊疗的临床经验对该指南进行详细的解读,敬请期待!
指南引自::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 中国成人慢性便秘评估与外科处理临床实践指南 [J].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22,25(1):1?9. DOI:10.3760/cma.j.cn441530?20211126?00477.
本文是全应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