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宝咳嗽了怎么办?
咳嗽是机体对呼吸道刺激的保护性生理反射,在气道受刺激或发生炎症时,通过咳嗽可将咽部、气管内的病原菌、刺激物或痰液排出体外,防止有害物质和病原体在体内滞留、扩散,从而使呼吸道保持清洁和通畅。咳嗽也是多种疾病共有的一种外在表现,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和就诊原因之一。不同病程、不同性质的咳嗽,其处理方式不同;不同年龄儿童,不同病因引发的咳嗽,其处理方式也存在差异,不仅给临床诊疗带来一定困难,也使咳嗽患儿的居家照护具有挑战性。若不能及时找准病因、有效治疗儿童咳嗽,可能会导致患儿生活质量下降,影响其正常生理、心理发育 ,甚至带来呼吸、心血管、胃肠道等系统的一系列并发症;若早期过度用药,不仅可能引起药物不良反应,还可能掩盖病情,延误诊治,甚至导致病程迁延。家长作为儿童的第一照护者,如能理解咳嗽相关的医疗知识,及早发现、理性用药、配合治疗、合理照护,对于咳嗽患儿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加强患儿家长对咳嗽症状的认知,提高家长合理照护能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问题1:什么是儿童咳嗽?
意见1. 1:咳嗽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疾病,是孩子生病时的“报警信号”;咳嗽的本质是一种自我防御,通过咳
嗽的动作,有助于痰液、异物排出,保持呼吸道清洁通畅。这也是为什么当孩子咳嗽时,家长及医师需积极寻
找咳嗽背后的病因,而不是盲目的“止咳”。
意见1. 2:从咳嗽持续时间来看,<2 周为急性咳嗽;2~4 周为迁延性咳嗽;>4 周为慢性咳嗽。从咳嗽时无痰或有痰来看,无痰为干性咳嗽,有痰为湿性咳嗽(年长儿可咳出痰,年幼儿无法咳出痰但喉间有痰响也算)。平时大众常提及的慢性咳嗽通常是非特异性咳嗽,即咳嗽>4 周,相关检查(如胸片)未见异常,经医师评估后暂不明确病因。反之,特异性咳嗽是有明确病因的咳嗽,如百日咳、气道异物、结核病等引起的咳嗽。
问题2:为什么会出现咳嗽?
意见2:急性咳嗽通常是由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而慢性咳嗽则根据孩子年龄不同,病因有所差异:<6
岁儿童的慢性咳嗽最可能是由感染后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和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引起,其中婴幼儿需警惕
异物吸入,有误食、呛咳经历的家长应格外重视;≥6岁儿童则以咳嗽变异性哮喘和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为
主,随着年龄增长,学龄期、青春期孩子更易出现心因性咳嗽或多病因性咳嗽(如哮喘合并上气道咳嗽综合
征)。
解释说明:(1)咳嗽变异性哮喘,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哮喘,咳嗽多发生在夜
间、凌晨或运动后,常为刺激性干咳;(2)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各种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腭扁桃体和(或)增殖体肥大、鼻息肉等上气道疾病均可能引起慢性咳嗽;(3)感染后咳嗽,继发于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后发生的一组疾病,主要见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由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普通感冒最常见,因此以前称之为“感冒后咳嗽”。
问题3:哪些检查要常规做?
意见3. 1:急性咳嗽通常是由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一般不需要过多检查。慢性咳嗽则需要积极寻找病因,
可以常规做胸片,初始评估肺部情况。
意见3. 2:当胸片不能明确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或患儿出现特异体征如手指、脚趾末端膨大如鼓槌状,或
高度怀疑气道异物吸入时,需做胸部CT 进一步评估。
意见3. 3:对于≥6 岁的慢性咳嗽患儿,可常规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查。
问题4:哪些检查要选择性做?
意见4. 1:当医师怀疑孩子有咳嗽变异性哮喘时,可以做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
解释说明:FeNO 检测,检测气道的一氧化氮水平,可反映气道的炎症情况,有助于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
只需孩子配合做呼气动作,几分钟即可完成。
意见4. 2:当医师怀疑孩子慢性咳嗽与过敏相关时,可以进行过敏原检查(如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
IgE 检测)。
解释说明:(1)皮肤点刺试验,将高纯度化的一些过敏原液体涂抹于前臂皮肤表面,再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
肤表层,等待15 min,若出现局部风团、红斑或瘙痒症状,则为点刺试验阳性,提示孩子可能对该过敏原产生过敏症状;(2)血清特异性IgE 检测,通过抽血检查了解孩子体内是否存在着具有过敏原特异性的抗体。
问题5:若以上检查还无法诊断时,怎么办?
意见5:在胸片、CT、肺功能检查等都不能明确孩子慢性咳嗽的原因时,或医师高度怀疑孩子有气道发育异
常、气道阻塞和气道异物等时,医师会根据病史综合判定是否需要支气管镜检查。
解释说明:支气管镜检查,采用1 根带摄像头的细长的管子从口或鼻伸入患者气管中,直接观察气管和支
气管的病变,可灌洗、清除气道分泌物和异物,也可根据病情需要取标本进行相应的检查,是一项安全、可靠的检查。
问题6:孩子咳嗽老不好,需要去哪里就诊?
意见6:慢性咳嗽的孩子,经基层全科医师或非呼吸专科医师治疗2 周及以上效果不佳时,或有基础疾病如
先天性心脏病、潜在严重疾病的表现如出现抽搐、意识障碍、面色口唇青紫、呼吸困难等时,就要转诊至儿童呼吸专科。
问题7:咳嗽患儿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吗? 何时用?怎么用?
意见7. 1:急性咳嗽患儿不需常规使用抗菌药物。
解释说明:大多数时候,抗菌药物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抗生素、消炎药”。急性咳嗽大多是呼吸道病毒感
染所致,抗菌药物并没有治疗作用,且上呼吸道感染为自限性疾病,不用药也可自行好转。滥用抗菌药物不仅
不能缓解咳嗽,反而可能造成肝肾功能损害、诱导细菌耐药、掩盖症状导致咳嗽时间更长等,因此抗菌药物不
能常规使用。
意见7. 2:当医师判断急性咳嗽患儿需使用抗菌药物时,可选用口服阿莫西林或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钾,一
般服用5~7 d。当儿童对青霉素过敏或药物无法获得时,可考虑选用口服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大环内酯类。
解释说明:当孩子急性咳嗽老不好,或出现发热、咳脓痰、流脓涕、查血常规有炎症指标水平升高等,医师可
能会判断孩子有细菌感染,此时就需使用抗菌药物。
意见7. 3:对于慢性湿性咳嗽患儿,可选用口服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钾,疗程至少2 周(阿莫西林最大剂量不超过每天2 g)。
问题8:急性咳嗽患儿需用祛痰药吗?
意见8:急性咳嗽患儿不需常规使用祛痰药。
解释说明:儿科常见祛痰药包括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祛痰药对咳嗽的疗效并不绝对,很多时候和安
慰剂效果并无差异,因此不需一出现咳嗽就积极使用祛痰药,尤其是以干咳为主的患儿;在医师充分评估后,若孩子痰多、难以咳出、影响生活和学习时,可酌情使用。
问题9:咳嗽患儿需用抗组胺药吗?
意见9. 1:急性咳嗽患儿不需常规使用抗组胺药。
意见9. 2:若孩子咳嗽是由过敏性鼻炎导致,可口服第二代抗组胺药。
意见9. 3:若孩子咳嗽是由其他鼻部疾病导致,对于≥6 岁儿童,急性咳嗽期可使用第一代抗组胺药联合减
充血剂。
解释说明:抗组胺药属于抗过敏药的一种。常用的第一代抗组胺药有苯海拉明、氯苯那敏、酮替芬、赛庚啶
等,有一定减少分泌物、减轻咳嗽的作用,但也易出现嗜睡、乏力的不良反应;常用的第二代抗组胺药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安全性更高,但无止咳作用。减充血剂常见的是麻黄碱,可快速地收缩鼻腔黏膜血管,减轻鼻腔黏膜水肿,从而减轻鼻塞,但应注意连续用药不超过7 d。
问题10:哪些情况可以使用支气管舒张剂?
意见10. 1:急性咳嗽患儿不需常规使用支气管舒张剂。
意见10. 2:当医师怀疑孩子有咳嗽变异性哮喘时,
可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缓解症状并根据疗效协助诊断。
解释说明:常见支气管舒张剂包括沙丁胺醇、丙卡特罗、特布他林等。支气管舒张剂对孩子的急性咳嗽并
无肯定疗效,但可改善大部分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咳嗽症状。若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孩子咳嗽有明显缓解,
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有一定提示作用。
问题11:咳嗽患儿需用镇咳药吗?
意见11:咳嗽患儿不需常规使用镇咳药。
解释说明:咳嗽是呼吸道的保护性生理反射,一定程度上是“有益的”,当孩子咳嗽时,家长及医师需积极
寻找咳嗽背后的病因,而不是盲目“镇咳”。镇咳药(如右美沙芬)仅作为一种对症治疗手段,并非咳嗽的根本
治疗,且可能伴随不良反应。仅在咳嗽剧烈,影响孩子日常生活时,经医师评估后可酌情使用。
问题12:慢性非特异性咳嗽可以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吗?
意见12:对于部分慢性非特异性咳嗽患儿(如有过敏体质等提示为激素敏感性咳嗽的情况),可选择吸入
性糖皮质激素治疗,但2~4 周后需再次就医对患儿重新评估,根据疗效调整用药。
解释说明:常见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包括二丙酸倍氯米松、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等。糖皮质激素具有强
大的抗炎与抗过敏作用,对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如咳嗽变异性哮喘等有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作用于
气道局部,全身不良反应小,但也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问题13:慢性非特异性咳嗽可以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吗?
意见13:慢性非特异性咳嗽患儿不需要常规使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解释说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可抑制白三烯(一种炎性介质)引起的气道炎症,对于疑似与过敏性鼻炎/ 哮喘有关的咳嗽,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需关注孩子有无出现神经精神系统不良反应如幻觉、失
眠、兴奋、抑郁等。
问题14:慢性咳嗽患儿是否需要使用免疫调节剂?
意见14. 1:慢性咳嗽患儿不需常规使用免疫调节剂治疗。
意见14. 2:对于反复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慢性咳嗽患儿,可尝试免疫调节剂治疗。
解释说明:免疫调节剂是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常用药物为细菌溶解产物等。若孩子频繁发生
感冒、支气管炎、肺炎,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免疫调节剂,减少反复感染发生率。
问题15:慢性非特异性咳嗽可以使用抑酸药吗?
意见15:慢性非特异性咳嗽患儿不需经验性使用抑酸药治疗。
解释说明:对于年龄<14 岁慢性非特异性咳嗽患儿,若咳嗽的同时出现反酸、嗳气、打嗝、恶心、呕吐等症状,医师考虑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时,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抑酸药治疗。
问题16:如何治疗儿童心因性咳嗽和习惯性咳嗽?
意见16. 1:对于心因性咳嗽患儿,建议使用催眠、暗示、咨询和心理安慰等非药物干预疗法治疗。
意见16. 2:对于习惯性咳嗽患儿,如症状不影响生活、学习和社交活动时无需干预,如有影响时可参照抽
动障碍进行处理。
解释说明:(1)心因性咳嗽,又称躯体咳嗽综合征,心因性咳嗽多见于学龄期和青春期儿童,多为干咳,日
间咳嗽为主,常伴有焦虑症状,需通过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排除其他诊断,治疗方面主要采用非药物干预治
疗,包括催眠、暗示、咨询和心理安慰等。(2)习惯性咳嗽,又称“抽动性咳嗽”。抽动障碍是一种以抽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习惯性咳嗽可能仅为抽动障碍的一个症状。若医师考虑孩子咳嗽为抽动障碍引起,则需按照抽动障碍进行治疗。
问题17:家长需提供的环境是什么?
意见17:远离吸烟环境,避免儿童接触“二手烟”。
解释说明:如果爸爸妈妈都有吸烟习惯,11 岁以下的孩子约50%会经常咳嗽。
问题18:儿童急性咳嗽时,家长应该做什么?
意见18:超过50%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所致咳嗽自然持续时间会超过10 d(但很少超过14 d),因此仔细观察和等待非常重要。
解释说明:儿童咳嗽有一定的自然病程,大部分感冒引起的咳嗽,持续时间会超过10 d,因此家长需要做
的是耐心等待及仔细观察,避免过度焦虑和滥用抗菌药物、镇咳药等。如发现孩子出现以下令人担心的情况,
则提示可能有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或肺炎,需及时就医:(1)咳嗽持续不缓解;(2)咳嗽进行性加重;(3)出现其他症状如发热、耳痛、耳流脓、鼻塞、脓涕、喘息、气促、口唇发紫、呼吸困难、精神烦躁或萎靡等。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