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安海燕 三甲
安海燕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肾内科

睡眠不好,可能要调节一下脾胃,掌握这三个小方法,还你好睡眠!

636人已读

人晚上之所以可以安眠,一是气机下降,二就是心阳潜藏。只有阳气收藏了,阳入于阴,心神才能安宁,人才能入眠,或者深睡眠。


可是如果脾胃功能不强健,胃有积滞停留,脾胃升降失常,阳气不收,向上漂浮,心神被扰,这样要么睡不着,要么睡着了也是浅睡眠,梦多。


所以脾胃存在问题的人,睡眠一般都不会太好。




为什么胃不和则卧不安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主升清,胃主降浊,脾胃功能相互配合,则可升清降浊,是气机升降之枢纽,气血生化之源。


如果脾胃虚弱,或进食过多,则导致食物积滞于胃,酿生湿热,壅遏于中焦,湿热上扰心神,胃气失和进而气机升降不利,阴阳失交,最终影响睡眠。




怎么避免“胃不和”






饮食有节


一是指饮食的量有节制,切记过食肥甘厚腻,过度进食,导致饱胀腹满;二是指饮食的时间有规律,三餐定时。


中医学自古就有“饮食有节,节食益寿”的理论。《黄帝内经·素问》中指出饮食过度的危害:“饮食自倍,胃肠乃伤……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则?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


宋代张杲《医说》中所载“食欲少而数,不欲顿而多”与现代营养学主张的“少食多餐”不谋而合。


孙思邈《千金要方》中“饮食以时,饥饱得中。每食不重用”,说明吃饭要有规律,定时定量,食不过量,这对维持胃肠正常功能、保持其工作的节律性十分重要。




晚餐不宜吃得太好、太多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常常饮食不规律,有一餐没一餐,随随便便又一餐,容易损伤脾胃功能。


加上白天上班匆忙,也只有晚上这一顿可以吃得比较轻松安稳,约饭也都是在晚上,所以一天就指着晚上这一顿了。


俗话说得好:“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晚上人要休息,胃也一样,如果晚餐吃太多,或者吃了宵夜,胃就要加班工作,自然影响睡眠。


此外,晚上大多数人吃完饭就宅在家里不动了,胃中有积滞就成了常见的问题。




忌盲目进补


现在物质条件充裕,大家总担心自己及家人营养不足,于是喜欢吃各种大鱼大肉,希望通过进食各种高脂肪高胆固醇等“营养丰富”的食物来补充营养,殊不知往往已是营养过剩,过剩的营养反而变成“湿”“瘀”“痰”等病理产物留在体内,影响睡眠,更影响身体健康。




睡前尽量少食辛辣、煎炸食物


辣椒、姜等辛辣食物,以及各种煎炸食物,一方面会刺激胃肠道,另一方面会使机体处于燥热状态,睡前进食,不利于安神入眠。





“胃不和而卧不安”怎么办



摩腹法



取仰卧位,左右两手重叠,用掌心贴合脐上,两手均匀用力,以顺时针方向旋转轻轻摩动。由脐部开始,逐渐扩大范围至全腹,有促进消化的效果。


穴位揉按



① 天枢穴:在脐旁开两寸,用食中指的指腹轻轻揉按,可达到促进肠道蠕动的效果。



② 神门穴: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凹陷处。神门穴为心气出入之门户,按之可调节心经气血,以濡养心神。用拇指的指腹轻轻揉按,可达到促进镇静安神的效果。


食疗


① 山楂水:取山楂肉30克,加水煎煮,食山楂饮汁。主要功效是缓解肉食积滞、消化不良。


② 麦芽水:取炒麦芽30克,加水煎煮。主要功效是缓解米、面、薯、芋等淀粉类食物积滞、消化不良。


③ 竹茹陈皮茯苓饮:取竹茹10克,陈皮5克,茯苓20克,加水煎煮,主治痰热扰神,适用于舌苔黄腻,心烦不眠者。


中成药推荐


① 保和丸,适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用法:口服,一次6-9克,一日2次。

② 健胃消食片,适用于脾胃虚弱导致的食积。用法: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


值得注意的是,服用以上药物3天仍无缓解,记得尽早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食疗方推荐



健脾养心安神汤


材料:小米50克,桂圆10克,红糖适量。


做法:小米、桂圆洗净,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煮开,转小火煮15分钟,加入适量红糖调味即可。


用法:连续食用一个星期,用此粥代替晚饭主食或者早餐。痰湿者可加陈皮5克。


功效:补气养血。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安海燕
安海燕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肾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