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质疏松症~运动有多重要?
骨质疏松早在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预防骨质疏松的3大原则:补钙、运动疗法和饮食。然而,更多的人却把眼光放在补钙和饮食上,忽略了运动疗法在预防骨质疏松上的重要作用。即使偶尔有认识到其重要性的人,也有不少因为不当的运动方式,反而导致身体的损伤。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地运动,是很多骨质疏松患者迫切需要而且应该知道的。

图片来自网络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代谢性骨病。其特征为全身骨量明显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改变,骨的脆性增高和骨折的危险性增加。

男性无论是腰椎还是股骨,骨量随年龄的增加基本呈线性减少。人体运动减少,骨骼所承受的张力和拉力减少,也是发病原因之一。
中年人发生骨质疏松是必然现象,尤其是妇女更为严重,平均峰骨量低于男性而骨钙丢失速率高于男性,这是女性较男性易患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由此容易引起骨痛、骨折、内分泌紊乱等多种疾病。骨量与骨机械性负荷关系密切。
运动能增加血中睾酮和雌二醇的浓度,有助于保持正常的性腺功能,对骨质疏松有预防作用。因此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特别有规律地进行运动,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最好办法。
如果你是一位骨质疏松症患者,什么样的运动可以让骨骼强壮一些呢?


西雅图市佛吉尼亚Mason医学中心内分泌专家,华盛顿大学临床委员会成员Paul.Myskowski将告诉你目前认为最有用的8种运动方式(太极拳、瑜伽、球类运动、徒步旅游、慢跑、高尔夫、跳舞、力量训练)。




不过在付出实践之前你需要咨询医生,看看这些运动是否会给你带来危险,然后你就可以努力去做好了。
运动的目的
(1)进行各种方式的全身运动,便全身的骨骼都受到均匀、持久的应力、足够的张力和拉力,防止废用性退化。
(2)通过运动刺激骨组织,增加血中睾酮和雌二醇的浓度,保持正常的性腺功能。
(3)加快骨形成和钙沉积的速度,减少钙的丢失。预防骨质疏松症和骨折发生。
科学研究表明,唯有运动锻炼才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适当的运动对骨骼系统有良好的刺激作用。
注意

一是量力而行。骨质疏松症多发于老年人及绝经后妇女,病人多伴有全身退行性变化,表现为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不断减退。故首先应考虑正确选择运动项目。
超负荷的运动量或不当的运动形式对病人往往是负担,能造成不良后果。这就要求结合自己的体质、病情及年龄等,选择相宜的锻炼形式。
体质较差的可采取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体操等。通过有节奏的、持续的呼吸运动,可使人体获得更多的氧并加以充分地运用。同时对全身负重关节的持续刺激,较适合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和预防。

运动量由小而大,循序渐进。经过一阶段的锻炼,再根据各自的条件和习惯缩短或延长时间,或适当加大运动强度和运动量。
二是持之以恒。科学研究认为,骨质疏松症的运动疗法以天天进行最好,隔天或每周3次也能使身体起到相当健康的水准。但不可三日打鱼、两日晒网,否则,效果将不显。风雨雪天或酷热天气可在室内小范围进行,以保持锻炼之连续性。
三是自我监控。在锻炼中要注意自我保护,学会自我监测,以防止运动损伤或骨折的发生。进行自我监测时应对呼吸、脉搏、血压、休息、情绪、疼痛、疲劳、大小便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不可仅以某项指标的好坏作出片面的结论,必要时应征询医生的意见。

最后,再一次提醒,决定进行任何一项运动之前要咨询医生,尤其是如果你正在服用某种影响身体协调性,以及平衡状态的药物。
一个任何运动都适用的技巧:要有耐心。即使对骨骼生长速度极快的年轻人来说,重建健康的骨骼也需要3-4个月,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或者老人来说,这个过程就更长了。所以,在坚持运动的第一周后,不要期望骨密度检查的结果有任何改善。骨骼的变化是缓慢的,但是它确实在改变。
如果我们活得足够长,那么除了衰老,骨质疏松就是我们所有人都会得的一种疾病。运动起来吧,让我们若干年以后,还能相伴出行!


关注骨质健康,关注小冯大夫,随时随地,扫码就医。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