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海涌 三甲
海涌 主任医师
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脊柱侧凸唤醒月|脊柱侧凸支具治疗助你挺起脊梁

444人已读
1.jpg

脊柱侧凸唤醒月 2022/6

每年6月为国际脊柱侧凸研究学会(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 SRS)倡导的国际脊柱侧凸唤醒月。旨在提高民众对于这一特殊疾病的认知,促进侧凸患者的早发现早治疗。朝阳医院骨科将为您针对脊柱侧凸的常见问题,做科学靠谱的科普。下面为您奉上朝阳脊柱科普月的第一期科普内容~

1.内容摘要

1.支具治疗是轻度进展性脊柱侧凸最重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对于侧凸进展且骨龄未成熟(侧凸角度在25°- 40°,Risser征II级以下)的患者均可考虑支具治疗。

2.支具是根据患者侧凸类型及具体情况定制的矫形支架,与胸廓及髋部密切贴合。通过凸侧加压凹侧支撑,起到矫正畸形,控制侧凸发展的作用。

3.支具的佩戴时间一般每天不应少于18小时,最好大于20小时。即除了做清洗或脊柱活动的时间外,应尽可能长时间佩戴。

4.在佩戴早期有一定不适感是正常的,应注意皮肤护理,同时关注患者情绪,给予必要的鼓励,增强患者的信心。

背景小知识

脊柱X线片上弯曲角度大于10°是脊柱侧凸诊断的标准。根据侧凸角度的大小不同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对于主弯角度在10-25°的患者,建议行运动康复治疗并进行密切观察;对于主弯角度在25-40°的患者则建议行支具治疗;对于主弯角度>40°的患者,侧凸进展的机率较大,应及时手术治疗。

对于主弯角度在25-40°的患者,支具治疗是目前已经大量研究证实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参考文献1]。

2.png

什么是支具

01 支具本质是一种塑料制成的坚硬支架,是轻度进展性脊柱侧凸最重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对于侧凸进展且骨龄未成熟(侧凸角度在25°- 40°,Risser征II级以下)的患者均可考虑支具治疗。

02 作用机制:病理情况下,脊柱侧凸凸侧生长加速,而凹侧的椎体骨骺生长受抑制,导致侧弯角度逐渐增大。支具可增加侧凸脊柱凸侧的骨骺压力,减小凹侧的骨骺压力,逐步矫正脊柱侧凸

03 坚持:脊柱侧凸患者由于椎体骨骺的不对称性生长将会导致弯曲角度的快速增加。因此,佩戴支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贯穿整个生长发育期并进行定期随访直至骨骼停止生长。

04 种类选择:目前临床可供选择的支具种类众多,功能特点各不相同。比按照侧凸位置的高低可分为颈胸腰骶支具和胸腰骶支具;按照支具质地可分为硬体支具和软体支具;按照佩戴时间分为全日型支具和夜用型支具等等。支具的选用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7.png

关于支具要注意的事

Q1

关于支具的选择

支具的选择要量身定制,适合自己的支具才能起到好的效果。包括脊柱侧凸的类型,侧凸累及的椎体长度乃至患者的主观意愿都是选择支具时需要考察的因素。支具需有效覆盖侧凸的全长才能起到良好的矫形作用。因此选择支具请在医生指导下完成~

Q2

关于支具的佩戴时间和护理

目前的研究认为,支具的佩戴时间一般每天不应少于18小时,最好大于20小时。即除了做清洗或脊柱活动的时间外,应尽可能长时间佩戴,直到骨骼停止继续生长。长时间的佩戴支具可能会压迫皮肤,造成皮肤损害。因此对于皮肤的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在不佩戴支具时进行热敷按摩等护理措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Q3

关于锻炼和心理辅导

穿上了支具不意味就不需进行功能锻炼了。长期依赖支具而不进行锻炼可能会导致废用性肌萎缩,不利于患者的长期预后[参考文献2]。在不佩戴支具的时间中,小燕飞,平板支撑等锻炼方法都可以考虑。但是应避免进行负重性的训练。

有研究表明佩戴支具的孩子在和同龄人比较时可能会有自卑等负面情绪影响,且侧凸程度越重的患者这种倾向越严重。因此,在外科治疗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患儿的心理,多进行鼓励,增强患者对于治疗成功的信心。

Q4

关于随访

支具治疗对于不同患者的治疗效果可能存在差异。理想情况下可使侧凸畸形情况得到一定矫正(这种矫正的程度不会是100%的);不太理想的情况是侧凸有一定进展(通常小于5°但在停止发育后,主弯角度仍在25-40°的范围中,从而避免了手术;最差的情况是侧凸程度明显加重,需进行手术治疗。因此定期规律的随访对于评价治疗效果,决定进一步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海涌,潘爱星. 脊柱侧凸诊断与治疗的焦点问题[J].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2021,6(4):193-196.

2.潘爱星,海涌,刘玉增,等.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椎旁肌肉生物力学属性评估[J]. 中华医学杂志,2018,98(43):3485-3489.

本文原作者:陆鸿一

本文转载在北京朝阳脊柱疾患诊治中心微信公众号,转载获同意。

9.jfif

扫描二维码 | 关注我们

微信号 : 北京朝阳脊柱疾患诊治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骨科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骨科成立于1978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发展成为集临床、科研、教学、保健和预防于一体,创伤骨科、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和肿瘤骨病四个专业学科分工精细、并行发展、特突出的骨外科模式。

近年来在骨科主任海涌教授的率领下,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正在不断壮大,在骨科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以崭新面貌更加专业地为患者服务。目前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是北京市重点学科,排名位居北京地区骨科第一方队,是首都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系的牵头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首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北京朝阳医院骨科发展至今,形成了本部、京西院区、燕达院区、怀柔院区“一院四区”的大骨科制模式,科室床位已达286张,年均手术超过7000例。

骨科拥有国内外享有极高声望的知名专家和中青年骨干,担任了国内外多个专业学术组织和机构的一系列重要学术任职。骨科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学科发展,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承担了国家、部委和北京市等各级课题75项,多次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积极参与国家援外任务。科室人员主编、主译、参编学术专著30余部,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著4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近200篇。

此外,每年举办国际级、国家级学术会议12次,每年开展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3次。长期大量基础与临床研究为骨科疾病诊疗防治建立了扎实的理论研究基础,目前针对各类骨科疾病开展了系列化、个性化的精准诊治程序。

医院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 工体南路8号

热线电话:

010-85231229

医院本部乘车路线:

北京朝阳医院地处朝阳区东大桥附近,交通方便,乘坐109路、101路、112路电、28路公共汽车可到达东大桥下车,43路、110路、120路、403路、118路电车设有朝阳医院站。地铁六号线东大桥站,地铁十号线呼家楼站。

10.jfif

11.jpg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海涌
海涌 主任医师
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