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苗青 三甲
苗青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肺病科

久咳不愈是“寒咳”吗?

348人已读

“寒邪”在咳嗽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素问·咳论》提出“感于寒则受病,微则为咳,甚者为泄、为痛”;而《难经·四十九难》言:“形寒饮冷则伤肺”,这一论点可以作为寒咳之大纲;《诸病源候论·久咳嗽候》云:“肺感于寒,微者即成咳嗽,久咳嗽,是连滞岁月,经久不瘥者也”,“二曰寒咳,饮冷食,寒入注胃,从肺脉上气,内外合,因之而咳是也”,明确提出了“寒咳”的概念;

《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亦记载大量治疗久咳、积年久咳的方药,并以紫菀、桂心、麻黄、干姜等辛温药最为常用;清代《医学心悟》更是提出:“经云:微寒微咳,咳嗽之因,属于风寒者,十居其九”。 这些论述反映了寒咳的多见与重要性。在临床中也发现许多咳嗽患者表现为“背部怕冷”、“背寒冷如掌大”,或“遇寒则咳,得温咳减”。

“寒邪”在咳嗽、久咳嗽、顽固性咳嗽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有寒邪轻重、三焦脏腑之不同,为此我们提出三焦寒咳之证治。(1)寒留上焦:寒邪轻者治以止嗽散,甚者治以金沸草散或者三拗汤加味,重者治以麻黄汤为主方,寒兼饮者小青龙是首选,寒饮、水气上逆者以苓桂剂为最佳。(2)寒留中焦:脾胃虚寒选理中汤补脾散寒,寒热错杂以半夏泻心汤平调寒热,肝郁脾寒以柴胡桂枝干姜汤解郁暖脾。(3)寒留下焦:须重视温补肾脏阳气以散寒,二仙汤、真武汤及金水六君煎是有效方剂,可斟酌选用。


苗青
苗青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肺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