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脊柱侧凸唤醒月丨三分钟教您测量脊柱侧凸
脊柱侧凸唤醒月
每年6月为国际脊柱侧凸研究学会(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 SRS)倡导的国际脊柱侧凸唤醒月。旨在提高民众对于这一特殊疾病的认知,促进侧凸患者的早发现早治疗。朝阳医院骨科将为您针对脊柱侧凸的常见问题,做科学靠谱的科普。下面为您奉上朝阳脊柱科普月的第五期科普内容。

脊柱侧凸的Cobb角测量
导语
“医生,您看我们家孩子有脊柱侧凸么?”
“医生,我们家孩子脊柱侧凸严重么?”
“医生,我孩子的脊柱侧凸需要手术么?”
......
临床中,我们在接诊患脊柱侧凸的患儿及他们的家长时,经常需要回答上述这些问题。其实认真阅读既往几期科普,在了解脊柱侧凸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流程后便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国际脊柱侧凸研究学会规定脊柱侧凸的诊断标准是——脊柱在冠状面测量Cobb角大于10度。而当脊柱在冠状面测量Cobb角大于40~50度时,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具体的手术方案还要参考脊柱侧凸的位置及侧凸的类型。
不难发现,脊柱侧凸的Cobb角测量贯穿该疾病整个诊疗过程,所以学会测量Cobb角是了解脊柱侧凸的关键一环。
第一步
遵照医生医嘱拍摄用于测量脊柱侧凸Cobb角的脊柱标准全长正位X线片。

第二步
确定侧凸的端椎。上、下端椎是指侧凸中向脊柱侧凸凹侧倾斜度最大的椎体。脊柱侧凸凸侧的椎间隙较宽,而在凹侧椎间隙开始变宽的第一个椎体被认为不属于该弯曲的一部分,因此其相邻的一个椎体被认为是该弯曲的端椎。(点击图片查看动图)

第三步
在上端椎的椎体上缘划一横线,同样在下端椎椎体的下缘划一横线。接着再对这两条横线各做一垂直线。(点击图片查看动图)

第四步
上述二条垂直线的交角就是 Cobb 角。侧凸的角度由此便可测得。

小测试
认真看完上述的科普,您是否真正学会了脊柱侧凸Cobb角的测量方法呢?让我们一起来量一量下面这张片子中的胸弯。
测试!

答案~

您做对了吗?
脊柱侧凸的椎体旋转度测量
导语
脊柱侧凸俗称脊柱侧弯,它是一种脊柱的三维畸形,包括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上的序列异常。以上为脊柱侧凸的定义。临床工作中,骨科医生不仅在脊柱全长X线片上测量冠状位上的Cobb角,还会利用Nash-Moe法测量脊柱在轴位上的椎体旋转。
什么是Nash-Moe法呢?医生通过观察和测量脊柱正位X线片中椎体凸侧和凹侧椎弓根的位置变化来评估椎体的旋转程度,共分为5级:
0级:双侧椎弓根对称,椎体无旋转。
1级:凸侧椎弓根开始向椎体中线偏移,凹侧椎弓根与椎体凹侧缘重叠。
2级:凸侧椎弓根移至椎体中线与凸侧缘之间2/3处,凹侧椎弓根正在消失。
3级:凸侧椎弓根移至椎体中线处,凹侧椎弓根完全消失。
4级:凸侧椎弓根移位超过椎体中线,凹侧椎弓根完全消失。
看似很复杂的定义和分级,我们一步步教您学会利用Nash-Moe法测量椎体旋转度。
第一步
脊柱X线成像是脊柱在透视下各解剖结构的叠加影。首先我们应熟悉椎骨的各个解剖结构。学会Nash-Moe法的关键是掌握椎弓根在椎骨中的解剖位置。

不难看出椎弓根是椎骨中间的连接部分。增加一点难度,在下面不同角度的脊柱整体中,您能找到椎弓根的位置么?(图中左上为脊柱正面观,右上为脊柱经椎弓根剖面背面观,左下为脊柱经椎弓根剖面正面观,右下为脊柱侧面观。)


第二步
在熟悉椎弓根在单个椎骨及脊柱整体中解剖位置后,我们需发挥空间想象能力,尝试在各解剖结构呈叠加影的X线中准确识别椎弓根的位置。


第三步
我们再结合图示重新来看Nash-Moe法分级:
0级:椎弓根对称;
1级:凸侧椎弓根移向中线,但未超过第一格,凹侧椎弓根变小;
2级:凸侧椎弓根已移至第2格,凹侧椎弓根消失;
3级:凸侧椎弓根移至中央,凹侧椎弓根消失;
4级:凸侧椎弓根越过中线,靠近凹侧。

第四步
结合上述步骤,先找到脊柱侧凸患者脊柱全长X片中椎骨椎弓根的位置,再比对Nash-Moe分级标准对椎体旋转度进行分级。
小测试
认真看完上述的科普,您是否真正学会了脊柱侧凸中利用Nash-Moe法对椎体旋转度进行分级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张片子中,箭头所指的椎骨都是几级旋转呢?
测试!

答案~

您做对了吗?
本文原作者:冯子鹤
本文转载自北京朝阳脊柱疾患诊治中心微信公众号,转载获同意。

扫描二维码 | 关注我们
微信号 : 北京朝阳脊柱疾患诊治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骨科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骨科成立于1978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发展成为集临床、科研、教学、保健和预防于一体,创伤骨科、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和肿瘤骨病四个专业学科分工精细、并行发展、特突出的骨外科模式。
近年来在骨科主任海涌教授的率领下,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正在不断壮大,在骨科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以崭新面貌更加专业地为患者服务。目前北京朝阳医院骨科是北京市重点学科,排名位居北京地区骨科第一方队,是首都医科大学骨外科学系的牵头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首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北京朝阳医院骨科发展至今,形成了本部、京西院区、燕达院区、怀柔院区“一院四区”的大骨科制模式,科室床位已达286张,年均手术超过7000例。
骨科拥有国内外享有极高声望的知名专家和中青年骨干,担任了国内外多个专业学术组织和机构的一系列重要学术任职。骨科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学科发展,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承担了国家、部委和北京市等各级课题75项,多次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积极参与国家援外任务。科室人员主编、主译、参编学术专著30余部,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著4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近200篇。
此外,每年举办国际级、国家级学术会议12次,每年开展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3次。长期大量基础与临床研究为骨科疾病诊疗防治建立了扎实的理论研究基础,目前针对各类骨科疾病开展了系列化、个性化的精准诊治程序。

医院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 工体南路8号
热线电话:
010-85231229
医院本部乘车路线:
北京朝阳医院地处朝阳区东大桥附近,交通方便,乘坐109路、101路、112路电、28路公共汽车可到达东大桥下车,43路、110路、120路、403路、118路电车设有朝阳医院站。地铁六号线东大桥站,地铁十号线呼家楼站。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