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者日记-肚里藏炸弹的病人(3)
手术室里,温暖的手术灯光温柔地洒满面前山一样的肚子。在麻醉的作用下,汉子正享受着难得的深度睡眠。我也做过全麻,这种沉沉入睡的感觉实在太美好了。“开始吧!”思绪硬生生被麻醉医生扯了回来。今天的手术决定到底是对?是错?昨天,最后一次和两口子深谈,两人意见坚定,没有丝毫犹豫。也聊了一些汉子家里的事,肚皮上猛虎的故事也有了着落。汉子年轻时少不更事,一时兴起在肚皮上纹只老虎。长大后自觉不合时宜,每次都穿的很多,不轻易示人。自己是个本分人,结婚之后更是如此。嗯,是一对好人。为了今天的手术,我特意将老师请来压场,无论上不上台,慌乱的心还是能镇定些。
“加长Trocar!”为了一击即中,我特地选择肥胖患者专用器械开始今天的手术。为保证猛虎不受手术切口影响,我采用了更微创的腹腔镜手术。果然,与汉子壮观的肚子一样,腹内脏器也是山一样的存在,茫茫一片黄色脂肪,无从下手。先试试网膜囊入路吧,嗯?平素熟悉的解剖结构在脂肪的包围下竟也不见了踪影。原本忐忑的心情又有了波动,为什么接手这台手术呢?心里不由埋怨到。自从开始我就知道,今天的手术很难。根据检查,肿瘤与周围重要器官的关系就像老虎含着绣球,既要完整掏出绣球,也不能碰到周围的虎牙。如果出于惧怕风险,草草收场,又能怎样呢?下次还会心生恐惧,病人的未来又在哪里?我不甘心,不到最后一刻,不能再给自己找什么退路。沉下心,慢慢来。再试试动脉入路吧。随着时间逝去,肿瘤的面貌逐渐清晰起来,这是肠系膜上动脉,这是结肠中动脉……柳暗花明。经过漫长的努力,随着最后一根血管被剪短,肿瘤君终于滚了下来。

医疗决策的制定绝不仅仅是医生单方的行为,它是根据疾病分期、病人意愿,身体状况,经济实力,甚至宗教信仰综合做出的。其实,病人本身还有很多诉求掺杂其中,而就诊时自己并不清楚,对于医疗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也欠缺周到的考虑。因此,对于重大决策,医生常要与患者反复沟通,明确其治疗意愿和风险承受能力,才能更好的帮助患者获得最佳治疗。
手术是一种高度有创的治疗方法。犹如一把双刃剑,它既是治疗多数肿瘤最好的手段,也给病人带来永久的身体伤害,甚至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随着行医时间的积累,外科医生也越来越多地对手中这把刀持以敬畏。必须讲,外科医学治疗上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医生们前赴后继、不断探索、战胜自我心理屏障、克服技术困难获得的结果。这些经验势必造福更多的病人。当然,万物发展总是相辅相成,有成功,势必有失败。对医疗失败的态度,则取决于社会、民众对医学现状的认知和包容程度。我们希望全社会能够客观认识现代医学的局限性。以肿瘤为例,据2022年全国肿瘤登记数据显示,全年新患肿瘤病例4,064,000例,死亡病例2,413,500例,意味着2/3的肿瘤病人都无法得到治愈[1]。所以,“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也是医疗的真实写照。
Trocar是一种腹腔镜手术用到的器械,学名穿刺器。手术中术者将Trocar穿刺透过皮肤进入腹腔,并留在腹壁上。其结构中间为空,方便筷子一样的腹腔镜器械进出病人身体。由于病人较胖,我们只有采用比较长的Trocar才能完成任务。腹腔镜手术也称微创手术,俗称打孔手术,是一种利用特殊器械完成手术操作的技术平台。它最大的优势就是对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美容效果好,住院时间短等。但熟练掌握腹腔镜技术却很难,需要较长时间来掌握,对医生要求较高。本例患者肥胖、肿瘤位置深、解剖复杂,如果采用常规开腹手术,将在肚皮上遗留将近30cm的口子,无疑创伤很大。我们采用腔镜手术,虽然对医生要求高,但病人获益最大。
参考文献
Zheng, R., S. Zhang, H. Zeng, et 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16.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 2022. 5(38).
本文是郭春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