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孙善权 三甲
孙善权 主任医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心脏中心

一息尚存,就不轻言放弃----抢救“京”宝宝记

272人已读

“孩子在北京看了多家医院,病情反复住院长达半年,被多次劝放弃,我们一度深感绝望,感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心脏中心团队,拯救了我们的孩子,拯救了我们的家庭。”这段发自肺腑的话语,是来自北京的李女士(化名)送来的一封感谢信。李女士的宝宝终于脱离呼吸机呼吸到春天的气息,一家人也即将踏上归途,为了这一刻,全家人在广州足足待了43天。

陷困境:生后第12天手术,8个月难以完全摆脱呼吸机

2021年8月9日,李女士来不及享受迎接新生命的喜悦,就被告知自己的宝宝,出现了呼吸困难,到北京某著名医院检查发现,宝宝患有主动脉缩窄,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同时合并肺动脉吊带和气管O形软骨环狭窄(环吊综合征)。因医院不具备气管手术的能力,只进行了主动脉缩窄,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肺动脉吊带的纠正手术,手术后宝宝难以撤离呼吸机。2021年10月11日,住院长达3个月的宝宝勉强出院。出院后,宝宝仍然反复出现肺部感染,长期需要雾化,祛痰,抗炎,吸氧等对症治疗。别说正常的生长发育了,就连最基本的喘气都是“奢望”,顽强的宝宝又成了北京某著名儿童医院的“长客”。

微信图片_20220501085400.png


转运难:一息尚存,生命危在旦夕!

2022年3月宝宝肺部感染恶化,呼吸衰竭,呼吸机高频振荡通气,血气二氧分压高达117mmHg,是正常孩子的三倍多!“在北京询问了多家医院,都表示无能为力,当时好绝望。通过多方打听,得知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心脏中心专门接手很多复杂气管畸形的孩子,我们联系上孙善权主任,他劝我们不要放弃,给了我们最后的希望。” 李女士回忆道。

摆在眼前的第一道难题就是如何把宝宝安全的转运至2000多公里外的广州?孙主任立即主动与宝宝所在的儿童医院PICU和呼吸内科医生进行电话会诊,指导当地医院急诊进行了内镜下气管支架置入术,宝宝转为常频呼吸机通气,尽管呼吸衰竭仍未彻底扭转,但已经具备了转运条件。中国铁路广州集团有限公司开通绿色通道,由济南市急救中心儿童转运组的医护人员保驾护航,宝宝完成了“高铁上的生命摆渡”,顺利抵达广州。

微信图片_20220501083939.jpg


病情重:气管受压近闭锁,重度营养不良,内环境紊乱!

主治医生许伟滨介绍说:宝宝到达后,虽然患儿已经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但仍然存在高碳酸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心衰,低蛋白血症,大量腹水,继续保守治疗极其危险,必须尽快手术。入院后积极纠正低蛋白血症、内环境紊乱,为手术创造条件。然而,患儿的CT检查结果却比想象中更糟糕。检查发现,第一次手术遗漏了“回旋主动脉弓和迷走左锁骨下动脉”的诊断,也就是说宝宝本来有2个血管环压迫气管,而第一次手术仅解除了1个血管环(肺动脉吊带),所以术后回旋主动脉弓依然压迫气管隆突,造成气管狭窄越来越重。隆突和左、右主支气管开口呈“一”字形,无法通过 2.8毫米的纤维支气管镜!可以说,此时宝宝仅一息尚存!

粘连重,手术难,“医”路漫漫终峰回路转

患儿年龄小、体重轻,营养不良,重要器官发育不成熟,对体外循环及创伤耐受性差。半年前手术游离了主动脉弓降部、肺动脉,术后粘连范围大。由于回旋弓依然压迫气管,本次手术需要充分游离气管、注意保护喉返神经,还需要游离出主动脉弓、以及位于气管食管后的主动脉和位于脊柱右侧的降主动脉近段。由于宝宝的主动脉弓缩窄手术后主动脉弓位置较低,解交叉手术恐怕会对气管形成自上而下的压迫,选择降主动脉移植术解除回旋弓的方案比较稳妥可靠,同时还要进行左锁骨下动脉移植和Kommerell憩室切除。解除回旋弓后,取出气管内支架,行气管及左右支气管滑片成形和气管外固定。血管吻合和气管吻合要用比头发丝还细小的缝线,每个操作都关乎手术的成败。

所幸,宝宝闯过了手术、肺部感染等一道道难关,经过43天的治疗,正常喝奶,自由呼吸,宝宝战胜了病魔。李女士带着宝宝出院时感激的说“作为父母,我们焦虑了无数次。但是我们很骄傲,宝宝战胜了病魔,此刻我们心中充满了感恩,多亏了心脏中心医护精湛的技艺和耐心的护理”。


孙善权
孙善权 主任医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心脏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