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新概念:神经阻滞是“封闭”吗?
疼痛门诊治疗前或治疗后患者经常会问到是不是打“封闭”,其实“封闭”最早起源于原苏联, 是将普鲁卡因注射于人体的局部痛点,就象中医说的“阿是穴”,痛在哪儿哪儿打针,以起到暂时止痛的作用。“封闭疗法”多应用在肌肉、韧带、筋膜、腱鞘、滑囊、骨纤维管道的外伤、劳损及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治疗,因“打封闭”时注射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甲强龙、地塞米松等激素的成份,如果长期大量反复应用会产生很多不良并发症,所以担心害怕也是正常的。
其实目前疼痛门诊注射治疗与普通的“封闭”注射存在非常大的区别,不是简单的“打针”,严格的说应该称为神经阻滞或者微创治疗镇痛术, 最大区别就是精准的可视化治疗,可视化主要是利用超声设备,将药物注射在脊神经节、神经丛或神经、交感神经节等神经附近,这些药物有调节神经和扩张病变部位微血管、改善病变组织血液循环的作用, 所以说超声是疼痛门诊治疗必备的武器,对于疼痛的患者,我们首先可以利用超声探查疼痛部位周围的血管、神经、软组织、筋膜、韧带等,也可以在超声引导下观察关节腔是否有积液,也可以在神经、肌腱周围水分离粘连组织,协助诊断病情和控制疼痛,区别于简单的封闭治疗,从注射药物上来讲,已经从原来的单纯注射类固醇激素和局麻药,发展为各种营养神经的药物,如B族维生素,神经生长因子,透明质酸钠及己丁糖,富血小板血浆,三氧等以及脉冲射频调控,有了B超精确引导,C型臂透视及CT精确定位,并结合神经电刺激器及神经射频刺激定位验证,复制症状,使神经阻滞治疗变得更加安全、精确及有效。打个比方,机体器官治疗修复就像给庄稼浇水,以前采用大水漫灌,需要大量的水,不管植物需不需要,都是顺着一片田地全部浇灌下去,一方面会出现水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会出现旱涝不均的情况,而现在的治疗更像精确滴灌,给每一个植物根部精确供水,按需供应,水用的少反而效果更好。
不知道这样讲,您理解它们的区别了吗?

本文是肖萍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