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魏勇 三甲
魏勇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部) 心内科

修补的心,又房颤了

423人已读

提到“心”,我们就会想起一个耳熟能详的词--“心眼”。大家都知道“心眼”多了或者少了都不好,多了叫“心眼多”,少了叫“缺心眼”。我们的心脏还真有这种“多心眼”的病。

小马就是一个多了“心眼”的病人。他年纪不大,二十七八岁,来到我门诊是因为一周前体检时发现了房颤。他十几岁时就发现有先天性心脏病--“房缺”。可不要只看字面而认为“房缺”是心脏缺了“心眼”,相反是多了“心眼”。“房缺”的全称是“房间隔缺损”,也就是心房间的隔板缺损了一块,自然而然就多了一个“心眼”,所以说房缺是多心眼的病。

小马说当年发现房缺时,由于缺损的部位比较大,为避免影响生长发育,父母就积极给他在中山医院心外科做了房缺修补手术。他术后恢复很快,这十多年了也安然无事。那天在我门诊,小马是比较忐忑不安的,他沮丧地说:“本以为都快、忘记了自己曾经有心脏病的事了,这最近又开始闹心,体检查出来个房颤。”

我细声安慰他不用着急,容我慢慢评估一下。总的来说,他发生房颤的时间不长,最多只有一年。因为去年体检的时候他还没有发现房颤。他又给他做了个心电图,是一个不纯性房颤,中间似乎夹杂了一阵不典型房扑。我告诉小马,可能需要进行射频消融手术,现在还要复查个心脏彩超看看。我帮他约了一个心超科主任刘健主任的号,很快就完成了检查,心超提示房间隔缺损修补得很好,没有任何残余分流,心房略大一点,心功能也是正常的。鉴于此,我再次建议小马进行射频消融手术,因为他还很年轻,房颤这个毛病越早治疗成功率越高,获益也越早、越多。他说还要回去跟父母商量一下,我表示支持,顺便让他把我的工作微信加了,我把自己写的“房颤防治十二问”的推文发给了他。

过了两周,小马又来到了我的专家门诊 ,这次他的爸爸、妈妈,还有一个姐姐都来了。我们之前的分析再一次详细地讲给了他们听,仍建议小马做手术。一听到做手术,小马的爸妈就紧张,又以为像十几年前那样开大刀,要把胸口打开。我看出了他们的误解,连忙解释道:“这次手术是内科的微创消融手术。”

“内科也能做手术?”小马的父亲反问了一句。

“可以的。心内科做的是微创介入手术,就是在腿上的血管打两个针眼,然后把导管沿着血管送人到心脏,通过在体外操作这个导管来完成心脏内消融。只是一个局麻下手术,手术过程中病人都是清醒的,还可以跟我们说话,术后第二天就可以出院了。这个虽然也叫手术,但实际上是微创操作,和外科开膛剖肚的手术是两回事。”

“现在技术都这么先进了?你说的那个导管得有多细!从腿捅到心脏得有多长?”小马的父亲抛出了一连串疑问。

我回答说:“现在科技都日新月异了,医疗技术也进步很快。目前这种房颤射频消融手术是一个常规手术,我们一年要做近千台。”小马父亲的疑虑似乎有点打消,他们几个嘀嘀咕咕地讨论了一番,最终还是决定在我这里进行消融手术。

再过了一周,我安排小马住进了医院。在完善相关的术前检查后,我就给他安排了手术。这种外科术后的房颤/房扑一般都不好做,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但也是我最感兴趣的。那天又是打鸡血的一天,早上八点多开台,一直做到下午一点多。术中标测可以看到小马的心电图一会儿是房颤,一会儿是房扑,无休止地发作。还是按照常规进行了环肺静脉前庭大环消融,隔离了后壁,完成了刘老师提出的“改良BOX术式”。房颤还在,又经验性消融了二尖瓣峡部线,这时房颤转成了房扑。这是胜利在即的曙光,因为把没有规律的房颤打成有规律的房扑是前进的一大步,房扑是有规律可寻的,只要找到它的规律并打断它,房扑都能被消融终止并转复为正常心律。我开起了高精密度标测房扑的模式,左心房标测完就又去右心房标测,最后提示这是一个右房手术切口疤痕相关的房扑。根据特殊电位,仔细标测出以前手术切口的位置和走向,顺沿切口疤痕下方至下腔静脉口进行消融。突然,房扑终止了,我高兴地喊了声“欧耶!” ,台下也响起了欢呼声。继续经验性完成了三尖瓣峡部线消融,并严格地评估了二尖瓣峡部线和三尖瓣峡部线的阻滞情况。最终满怀喜悦地结束手术,前前后后干了5个多小时,没有丝毫倦怠的感觉,倒是意犹未尽。

术后,小马一直在我专家门诊规律随访,三个月后就停用了所有药物。目前来说,应该不错,小马一直维持在正常的窦性心律。他又正常地上班、下班,又拉着女朋友的手自由自在地逛街、溜公园,又开始淡忘了他曾是个因 “多心眼”而心脏开过刀且发过房颤的患者。


魏勇医生科普:

心脏外科术后易发房扑/房颤,可以治

要在心脏进行外科手术,就肯定会在心脏上留有手术切口。切口愈合后就会形成手术疤痕。心脏里的这些疤痕为日后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提供了条件,是一种隐患,但这种隐患却又是无法避免的。

在二三十年前,对于这种外科术后的房颤房扑是基本上没有办法治疗的。而现在,射频消融技术突飞猛进,有先进的导管,有高精度标测系统,有全新的理论基础。因此,当下处理这样的病例也不十分复杂。

心脏外科术后的患者易发生房扑/房颤的原因主要有二:1)要开刀的心脏病本身会导致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引起心房扩大或者纤维化,从而易于房颤的发生与维持。2)手术后会在心房上留下切口相关的疤痕,这些疤痕就容易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有些捣乱分子就喜欢在这疤痕形成的乱石堆里躲猫猫,绕着它追逐嬉戏。导管射频消融手术就是通过微创操作找到这堆乱石滩,然后开火把它轰成灰。所以说,心脏外科术后易发房扑/房颤,可以治,也得治!

门诊时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虹口北院(虹口区武进路86号)门诊楼四楼,每周二下午,周五上午专家门诊。



魏勇
魏勇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部) 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