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乾宇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骨科
特发性
341人已读
治疗前





患者19岁女性,脊柱侧弯呈现胸腰双弯形态,包括胸弯(28度)和腰弯(42度)。侧位片可见胸腰段后凸。
主要问题:
1)胸弯和腰弯哪个需要融合?哪个不需要融合?
2)不融合的弯会不会自动恢复?
3)术后未融合的弯会不会再加重?
4)远端应该固定到哪个椎体?
5)侧位胸腰段后凸如何矫正?
术前读片:
1)腰弯42度,视为主弯需要融合。
2)主胸弯28度,Bending相12度,考虑为非结构性弯不需要融合;
3)L3椎体能够在正位片上垂直于骨盆的骶正中线触及,旋转度小于2度,在凸侧Bending相上骶正中线可穿过其椎弓根之间,侧位片上局部无明显后凸,综合上述条件,考虑选择L3椎体为远端融合椎。
术前方案:
1)选择性矫正腰弯;
2)固定节段为T10-L3;
3)术中注意矫正胸腰段后凸。
治疗后
- 治疗后0天


患者术中采用全单平面螺钉、多节段Ponte截骨松解、节段性去旋转技术。手术顺利,恢复良好。
术后全脊柱正侧位片显示:
1)腰弯矫形效果满意;
2)胸弯自动矫正,符合术前判断;
3)L3椎体为远端融合椎,术后患者有L3-4、L4-5、L5-S1三个活动椎间盘,在达到满意矫形效果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保留了患者的腰部功能。
本文是庄乾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