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乾宇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骨科
特发性 脊柱侧弯
278人已读
治疗前






患者13岁女性,脊柱侧弯呈现三弯形态,包括上胸弯(34度)、主胸弯(52度)和腰弯(28度)。所以术前制定方案最主要的问题是这三个弯究竟哪个需要融合?哪个不需要融合?不融合的弯会不会自动恢复,术后会不会再加重?从术前影像学看,主胸弯度数最大,52度,需要融合;上胸弯32度,Bending相上30度,提示其比较僵硬,同样需要融合;腰弯28度,顶椎旋转小于2度,无明显胸腰椎后凸,Bending相柔韧性超过70%。考虑可以不融合,推测术后腰弯可自动减小。术前方案为矫正上胸弯及主胸弯,保留腰弯活动度,固定节段为T2-T12。
治疗后
- 治疗后700天


术后2年随访复查。可见患者畸形矫正无丢失,躯干平衡满意,经过术后患者自行代偿,双肩已恢复左右等高,双肩平衡满意。患者术前因侧弯胸后凸减小影响导致颈椎反弓,通过胸后凸重建,2年随访时可见患者颈椎后凸明显好转。因手术策略为选择性融合,保留腰弯不固定,患者体育活动不受任何限制,平时喜欢打羽毛球、乒乓球,生活质量满意。
- 治疗后0天


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恢复良好。术后即刻复查全脊柱正侧位片可见上胸弯和主胸弯畸形矫正效果满意,躯干平衡良好。腰弯自动恢复至0度,与术前计划及预测效果完全一致。侧位片见胸椎后凸重建满意。目前唯一问题是左肩略有抬高,考虑在后续随访过程中可恢复双肩平衡。
本文是庄乾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