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治疗前




37岁,沈女士,双髋部行走疼痛不适、伴有跛行30余年,左侧疼痛更重;明显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
查体所见:腰椎侧弯、无压扣痛;双下肢不等长;跛行步态,左髋屈伸旋转受限伴疼痛,右髋屈伸旋转无明显受限、伴有疼痛;双下肢感觉、肌力、血运未及明显异常。
X线检查发现:双侧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Crowe 分型:左侧I型,右侧IV 型
治疗后
- 治疗后即刻

沈女士存在双侧的髋关节发育不良,其中的左侧疼痛症状更重、关节置换手术操作相对容易,而右侧属于高度脱位、手术操作难度大。我们首先选择了疼痛症状更重的左侧做全髋关节置换。
- 治疗后即刻

左侧关节置换手术后1月,进行了右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将高度脱位右侧关节恢复到原始臼位置(也有人称为“真臼”),并且没有进行股骨缩短截骨。这种手术方式,虽然增加了我们手术操作的难度,但是能够恢复沈女士下肢的绝对长度;多数朋友需要在术后半年至1年左右恢复,长期来看更加有利于沈女士双下肢的平衡、肌力与步态的恢复、脊柱侧弯的矫正等。
- 治疗后5天

右侧关节置换术后5天,在病房康复行走锻炼,可谓是“步履蹒跚”。由于手术将高度脱位的关节恢复到原始臼位置(也有人称为“真臼”),并且没有进行股骨缩短截骨,沈女士此时感到刚手术的右侧腿太长了。
- 治疗后21天

术后3周时,沈女士在家中行走锻炼。此时,沈女士的行走步态越来越平衡,已感到双下肢差异明显改善。
- 治疗后60天


术后近2月时,沈女士到医院复查。此时,脱拐行走的步态接近正常,可以自己穿鞋袜。
- 治疗后4月

手术后第4个月,沈女士行走已是信心满满。
- 治疗后6月

术后半年,沈女士同家人外出游玩,日常活动与行走步态完全恢复。
- 治疗后7月

术后7个月时,沈女士同家人外出游玩,欢歌笑语,翩翩起舞,美满幸福。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沈女士的抖音。
本文是于德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