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付朝杰 三甲
付朝杰 副主任医师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

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

722人已读

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very long chain acyl-CoA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VLCADD)属于较罕见的脂肪酸代谢障碍性疾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多发于婴幼儿,是婴儿期潜在猝死性疾病之一。

VLCADD的发病率在世界不同人种之间为1/10万~1/2.5万,据报道沙特阿拉伯为1/37000,美国为1/63481,日本为1/93000。我国暂无全国性流行病学统计,部分地区如湖南省约为1/188394,浙江省约为1/1236665,苏州地区患病率约1/70424,泉州约为1/91136,患病率与地域性有差异。

VLCADD病因

VLCADD是线粒体内脂肪酸β氧化中的第一步关键酶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VLCAD)的基因ACADVL突变所导致的。ACADVL基因位于17p13.1,含20个外显子,编码655个氨基酸,已报道的突变为270种。

VLCAD在肝脏、心肌、骨骼肌、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线粒体中均有表达,通过一系列酶催化的作用下完成长链脂肪酸的β氧化过程。如果VLCAD缺陷将导致体内长链脂肪酸代谢障碍,不能氧化分解供能,积蓄在细胞内,对肝脏、心肌、骨骼肌等产生毒性作用,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VLCADD病症

VLCADD的临床具有异质性,表现为不同的发病年龄和严重程度,可从无症状到致病结局,可发生在新生婴儿期、婴儿期、儿童期、成年期。还可因长时间的激烈运动、禁食或发热、疾病诱发。主要可分为心肌病型(VLCAD-C)、肝型(VLCAD-H)、肌病型(VLCAD-M)。

心肌病型

最常见的一种严重早发型,患儿致死率高。通常新生儿或婴儿早期起病,主要表现为低酮症性低血糖、脑病、心包积液、肌无力、新生儿猝死、心肌酶升高、肥厚性心肌病、心律失常等,心肌肥厚和心律失常可致死。

肝型

婴儿晚期或幼儿期起病,主要以低酮症性低血糖为主可伴有肝功能异常,症状较轻,不伴心肌损害和心肌肥厚,但未经及时诊断和治疗也会有生命危险。

肌病型

迟发型症状轻,青少年或成人期起病,表现为运动不耐受、横纹肌溶解、肌红蛋白尿等,严重可发生肾功能衰竭,可伴有肌无力、肌肉痛性痉挛或肌痛。

VLCADD相关检查

实验室

患者常有低酮性低血糖,急性期可有代谢性酸中毒,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及乳酸脱氢酶升高,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 转移酶水平升高。肌病型患者可有肌红蛋白尿,尿常规异常或伴有肾功能异常。

串联质谱血酯酰肉碱谱分析

VLCAD缺陷最主要的代谢产物以肉豆蔻烯酰基肉碱(C14:1)升高最为明显,因此将此项指标作为诊断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最重要的代谢指标。

尿气相质谱有机酸分析

可发现二羧酸尿症,可有己二酸、辛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酸等水平升高,但轻症患者或伴有横纹肌溶解患者可无二羧酸尿症。

病理检查

检查可见肝脏脂肪变性、心肌和骨骼肌脂质沉积。

酶学分析

皮肤纤维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心肌和骨骼肌细胞或组织进行VLCAD活性测定明确诊断。

基因检测

检测分析出2个等位基因致病突变是确诊金标准。

诊断与鉴别

对于有临床表现的患者可怀疑此病,实验室检查可明确诊断,基因分析出2个等位基因致病突变为确诊金标准。此外,对于只检测出1个基因致病突变的患者可综合成纤维细胞脂肪酸β-氧化分析、VLCAD 酶活性分析、VLCAD 蛋白表达的免疫反 应抗原分析等特殊检查以确诊。

鉴别:

心肌病型VLCADD需要与系统性原发性肉碱缺乏症、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II(CPTII)缺乏、肉碱酰基肉碱移位酶缺乏症、严重的多种酰基-CoA脱氢酶缺乏症、长链3-羟基酰基辅酶A脱氢酶/三功能蛋白缺乏症相鉴别。

相关治疗

VLCADD治疗原则主以避免空腹、感染和疲劳,限制长链脂肪酸的摄入同时给予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补充中链甘油三酯(MCT)饮食,以及对症处理和预防并发症。

避免空腹

最为简单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频繁喂养,可以为机体提供足够的热量和能量,根据年龄段选择不同的方案。如果在夜间或紧张活动时可给予生玉米淀粉以加强对空腹的耐受。

饮食结构

饮食主要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减少脂肪尤其是长链脂肪酸摄入,但务必保证必需的脂肪酸的摄入,同时补充足够的蛋白质。与长链脂肪酸不同,中链脂肪酸可以被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氧化,绕过VLCAD,所以MCT可以完全代谢,为此可以为机体提供所需的能量。

药物治疗

①左卡尼汀

肉碱的使用对于治疗脂肪酸β氧化障碍疾病一直存有争议。据资料了解,左卡尼汀(左旋肉碱)配合饮食治疗可以明显缓解VLCADD患者的心功能异常。短期的使用可以促进酮体生成、减少空腹低血糖发生,但如果过多则对机体产生毒性作用。

②苯扎贝特

有研究表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激动剂苯扎贝特(Bezafibrate)可通过刺激ACADVL基因表达,增强酶活性,从而提高迟发型患儿皮肤成纤维细胞脂肪酸氧化能力。虽然已被证实会增加VLCAD缺陷细胞中的氧化作用,但体内有效性仍有争议。

治疗药物

苯扎贝特(Bezafibrate)、左卡尼汀(左旋肉碱)

特殊类:中链甘油三酯补剂、Dojolvi(三庚酸甘油酯)、维生素B2

部分相关诊疗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韩连书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擅长:小儿内分泌和遗传代谢病,包括苯丙酮尿症、酪氨酸血症、枫糖尿病、瓜氨酸血症、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甲基丙二酸血症、戊二酸血症-I、II型及多种羧化酶缺乏症等有机酸血症,肉碱转运障碍、短链、中链、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症等脂肪酸代谢病等。

出诊科室:儿科医学研究所

出诊时间:周二下午 周三下午 周五上午

具体时间以实际挂号为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邱文娟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擅长:小儿遗传代谢病,糖原累积病、PKU、瓜氨酸血症、高氨血症、甲基丙二酸、脂肪酸代谢异常(肉碱缺乏症、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极长链脂肪酸脱氢酶缺乏症)、溶酶体病等,遗传代谢病的产前诊断。

出诊科室:儿科医学研究所

出诊时间:周二周三下午 周四上午 周五下午

具体时间以实际挂号为准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杨艳玲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擅长:遗传代谢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出诊科室:小儿神经内科

出诊时间:周五全天、周三上午

具体时间以实际挂号为准

总结

①对于VLCADD来说,新生儿筛查是该病早期诊断和治疗最具意义的,早诊断早治疗,改善患儿的预后生活。

②VLCADD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父母再次生育再发风险为25%,所以对于所有患者以及其家人需要提供必要的遗传咨询和对高风险胎儿进行产前诊断。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付朝杰
付朝杰 副主任医师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新生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