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心!别将“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
患者女,35岁。
2016年,患者体检甲状腺彩超查出甲状腺左叶有结节,约0.3厘米,患者一直观察。
直到2019年,患者复查彩超提示左叶结节长到约0.5厘米,但彩超并没有提示结节形态不好,故患者继续观察并定期复查。
2021年10月份,患者再次复查彩超提示:甲状腺左叶结节0.8厘米,结节比前有所增大,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钙化。B超医生直接将该结节判定为“5级”,也就是说从形态上来看,这枚结节是典型的恶性形态。
当地医院大夫建议直接手术。但患者心里有些担心,于是来京求治。
患者再次复查彩超,依旧提示甲状腺左叶这枚结节形态不好。
为了慎重起见,建议患者进一步行甲穿,明确诊断。
最后甲穿结果提示:甲状腺左叶亚急性甲状腺炎。
患者暂时避免了开刀手术,继续观察。
【亚急性甲状腺炎医学知识】
在临床上,“亚急性甲状腺炎”在不同时期,其临床表现、生化检验及检查表现各异,有的以单一症状为主,表现可极不典型,易造成误诊、误治,耽误患者的痊愈。
据临床资料统计发现,“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初诊误诊率为15%~50%,比例相当高。
“亚急性甲状腺炎”常常误诊的疾病种类有:上呼吸道感染、甲亢、甲状腺腺瘤、甲状腺腺癌、发热待查等疾病。
亚急性甲状腺炎确诊依据
在临床上,如果出现发热伴有颈前甲状腺区疼痛及压痛,强烈地提示这是“亚急性甲状腺炎”可能。
但是,鉴于许多患者就诊时,往往已经渡过“亚急性甲状腺炎”急性期,或因为发热与疼痛轻微而被忽视,因而详细的病史询问是帮助发现本病的最重要依据。
简单来说,就是根据以下几个方面即可对“亚急性甲状腺炎”进行确定诊断:
1.典型病史
“亚急性甲状腺炎”多在病毒感染后1~3周发病。
2.临床表现
颈部转移性、放射性疼痛伴甲状腺肿大和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等。
3.实验室检查
典型的甲状腺功能由高及低的衍变过程;低摄碘率与高甲状腺激素血症共存的“分离现象”;血沉明显增快。
4.甲状腺穿刺活检。

本文是鲁瑶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