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寇秋爱 三甲
寇秋爱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风湿病科

“解毒泄浊法”-治愈-痛风发作持续半年案

145人已读

病史摘要:

本案患者为老年男性,痛风性关节炎病史已有10余年,首诊时处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已持续约半年,表现为右踝关节、左膝关节交替发作,疼痛剧烈,关节红肿,痛不可触。服用西医非甾体类抗炎药无效,为求中医治疗至我院风湿免疫科就诊。查体见右踝关节、左膝关节红、肿,触之肤温高。舌体偏胖,舌质红,苔黄。脉滑。中医诊断为痛风——湿毒瘀阻证;西医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中医治疗以清热解毒,泄浊利湿为法,7剂后,关节肿胀、灼热感完全消失,仅有左膝关节轻微疼痛;复诊3月余,关节无症状,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得到控制,达到临床治愈。

临床资料

一、病例介绍

男性患者,60岁,于2020年6月30日首诊。

主诉:右踝、左膝关节间断疼痛10年余,加重半年。

现病史:患者10余年前外院诊断为痛风,间断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期间反复发作,表现为右踝、左膝关节红肿热痛,两关节交替发作。近半年症状加重,关节红肿明显,局部肤温增高,影响睡眠及步行。为求中医治疗至寇秋爱医师门诊就诊。刻下症见:右踝、左膝关节红肿,疼痛拒按,局部肤温升高明显,步行较困难。二便正常,纳可,舌红,舌体胖大,苔黄,脉滑。

二、辅助检查

2020.06.30 :尿酸值:700μmol/L;泌尿系超声:未见明显异常

2020.08.26:尿酸值:610μmol/L;肾损八项未见异常。

2020.11.17:尿酸值:752μmol/L;

三、中西医诊断与诊断依据

中医诊断:痹病//湿毒瘀阻证

西医诊断: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

中医辨证依据:患者主诉“右踝、左膝关节间断疼痛10年余,加重半年”,以关节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结合患者血尿酸升高,中医疾病诊断为“痛风”[];患者老年男性,脾胃渐虚,若饮食不节则易伤脾胃,中焦运化失常而生痰湿,蕴久化热,流注肌肉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的表现。又因患者病程缠绵,湿热成毒,阻滞经脉气血,症状更为严重,且反复翻作,缠绵不愈。结合患者舌体胖大,舌质红,苔黄,辨证为湿毒瘀阻证。

西医诊断依据:患者既往痛风病史10余年,右踝、左膝关节红肿疼痛,辅助检查示血尿酸升高,痛风性关节炎诊断可明确。

四、干预措施

1、2020年6月30日首诊,予二金汤加减,拟方如下:

金银花30g 玄参15g 生甘草10g 当归15g

滑石10g 海金沙30g 金钱草30g 生薏苡仁30g

赤小豆30g 牡丹皮10g 土茯苓15g 土大黄15g

党参30g 葛根30g 车前草30g 毛冬青30g

川牛膝30g

7剂 水煎服

2、2020年7月7日二诊,患者关节红肿完全缓解,遗留左膝关节疼痛,去玄参、丹皮、赤小豆,稍减寒凉清热之品,加白术、石斛顾护正气,加蜈蚣增强活血之力。拟方如下:

金银花30g 生甘草10g 当归15g 滑石10g

海金沙30g 金钱草30g 生薏苡仁30g 土茯苓15g

土大黄15g 党参30g 葛根30g 车前草30g

川牛膝30g 生白术30g 石斛15g 制远志15g

蜈蚣3条 毛冬青15g

14剂 水煎服

3、后患者每半月至1月复诊,至2020年9月22日复诊,症状缓解90%,左膝关节轻微疼痛,期间即使间断停药,症状亦未见反复。考虑患者此时邪气已清,当着重健运脾胃,培本固原,加入白术、茯苓、陈皮、山药、半夏等补气健脾。拟方如下:

生甘草10g 当归15g 滑石10g 海金沙30g

金钱草30g 生薏苡仁30g 土茯苓15g 土大黄15g

党参30g 葛根30g 车前草30g 浙贝母15g

生白术30g 山药30g 陈皮10g 茯苓30g

法半夏10g

28剂 水煎服

4、2020年10月20日复诊,诸症皆消,上方继服28剂巩固疗效。

5、2020年11月17日复诊,无不适症状,复查尿酸752μmol/L;诉不喜冷食。关节浊毒已清,改以健脾除湿降浊,拟方如下:

党参30g 生白术30g 茯苓30g 法半夏10g

陈皮10g 生薏苡仁30g 砂仁10g 山药30g

炒扁豆30g 莲子肉15g 白芥子10g 生甘草10g

炒白术30g 全瓜蒌30g 红花10g

28剂 水煎服

五、疗效转归

患者仅服中药汤剂7剂,关节肿胀、灼热消失,遗留左膝关节轻微疼痛,愈80%;

继续复诊2月,用药随症加减,关节基本无症状,时有轻微疼痛,愈90%;

继续随诊1月,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得到控制,未再复发,达到临床治愈

痛风表现



寇秋爱
寇秋爱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风湿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