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结节之外科手术做不做?
肺结节之外科手术做不做?
对于实性结节,有恶性特征,如分叶征、毛刺征、血管征、空泡征等,一般建议手术治疗。
对于持续存在的磨玻璃结节,应结合患者全身情况、心肺功能、结节部位、结节大小、实性成分等情况决定治疗方案。而对于磨玻璃结节多大、实性成分占比多少、随访几年才需要手术,目前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国内共识相对谨慎,国外指南更为宽泛,国内外并不能照搬采用。
高老龄、全身情况差、直径偏小、实性成分少的磨玻璃结节,可以严格手术指征,按时随访,若在随访过程中出现直径增大、实性成分增多,可手术治疗,或者选择立体定向放疗、射频消融等方式治疗。
对于年轻患者,医生一般都会耐心开导,告诉患者结节小,为惰性,生长慢,顶多是个原位癌或者不典型增生,可能观察几年都不会有明显变化。本人也有一些随访几年结节都没有明显变化的病例,如36岁男性,观察5年,5mm的结节略微增大1mm至6mm,这也可能是测量误差(后面的科普也会讲到恶性结节为什么随访过程中会变小),后来选择了手术,病理为原位腺癌。当今网上的医疗信息指数增加,方便了患者了解医学知识,也给很多患者带来了的无形的心理负担,甚至会导致患者严重焦虑,有些患者寝食难安,夜不能寐。这种心理压力比肺结节本身给患者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
门诊经常会有患者拿着CT片子,来让医生看看磨玻璃结节有没有毛刺征、血管征、空泡征等恶性表现。其实磨玻璃结节持续存在,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而不在于其它征象。分叶、毛刺代表肿瘤的生长不均和外侵甚至纤维化的情况,一般较大的实性结节会表现明显。另外肺是多血管的器官,结节长在哪,都能看到血管进入,而血管增粗、迂曲变形才是真正的血管征。所以,再次强调持续存在的意义。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磨玻璃结节是身体的一个信号,告诉我们应该调整生活节奏、工作压力、饮食习惯了。各种基因的突变,在正常身体免疫力的情况下,是可以被清除或者修复的,而较差的免疫力则无能为力了。从健康的角度来说,较少的压力、健康饮食、良好的睡眠、适当的锻炼、好心情才是健康的保障。是不是很多时候没呼吸新鲜空气、好久没晒晒太阳了?
年轻人余生很长,磨玻璃结节也会慢慢长,若焦虑严重,就手术切除吧,切除了病灶,也缓解了心理负担,又可以阳光地面对生活和工作了。
如果心比较大,观察个几年也是可以的,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别太累了。
若在随访过程中,结节直径增加、密度增高、出现实性成分,应及时和医生沟通要不要及时手术,当然这也没有固定的模式。
目前认为原位癌切除可以治愈,微小浸润癌会较小的影响生存率,浸润癌则应积极手术。
(我们这里目前只切除6mm以上的结节,技术也非常先进。)
1、手术怎么做?
2、术中冰冻病理和术后石蜡病理为什么会有误差?
本文是王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