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孟照洋 三甲
孟照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友谊医院 眼科

近视防控手段千千万,真能逆转被拉长的眼轴吗?

879人已读

对于近视防控路上的各位家长来说,眼轴是个“敏感词”,每3个月复查眼轴的时候,不少近视防控家长群往往是这样的:


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家长们心心念念的眼轴长度到底是什么?

眼轴长度真的可以缩短?

人人都可以变成眼轴缩短的幸运儿吗?

眼轴是指眼球前后径(长度),从出生开始,眼球会随着身高等身体各器官一起发育,都是会从小变大。眼轴也会随着年龄增长,从短变长,眼睛的屈光状态也相应会从出生时的远视眼发展到正视眼(既不远视也不近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正视化过程。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注意用眼习惯、缺乏户外活动、或者有其他遗传与环境因素参与,导致眼轴增长过快,就会导致轴性近视发生。

先说一个例子,我见过最夸张的一位小朋友,一年时间,眼轴缩短了0.5mm。她是怎么达到这种效果的,我们会在文末揭晓。

不过一直以来,很多专家认为,一旦发生真性近视,眼轴拉长了,就是不可逆的。但近几年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有一些孩子通过使用不同的近视控制手段后,眼轴确实变短了。

目前在临床上测量眼轴的主流手段是眼生物光学测量设备,比如蔡司的iol master 500/700,这类设备测量眼轴的计量方式是测绘从角膜上皮层到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色素上皮层(光在色素上皮层反射被设备捕捉记录下来)的距离,这类仪器测量结果的系统误差很小,基本控制在±0.03mm以内。


已有一些文献指出,通过配戴OK镜和使用低浓度阿托品会在短期内出现一些眼轴缩短的趋势,推测可能是配戴OK镜后角膜上皮层被压缩,或者短期内出现脉络膜增厚所导致的[1-3]。

但是眼底脉络膜的厚度只有200~300um,上皮层的变化也仅限于几十个微米,在临床上我们确实观察到一些孩子经过不同医学手段干预后,眼轴的缩短程度已经超过了脉络膜增厚和角膜上皮压缩能够解释的范围,甚至有些孩子在更换下一幅角膜塑形镜时的度数也有所降低。也有文献报道使用紫光眼镜导致眼轴长度缩短和脉络膜增厚的病例[4]。

也就是说,虽然目前眼轴缩短的情况发生率相对较低,但是眼轴缩短的现象的确存在。在许多动物模型中都观察到近视性离焦诱导的眼轴缩短[5],但不同物种间发生眼轴缩短的比例差异较大。因此暂时不能直接将动物实验的结果照搬到人眼上(即近视性离焦一定可以诱导眼轴缩短)。

不过可以明确的是,近视眼严格不可逆这件事情,是有待重新考究的,某些儿童近视患者的眼轴确实存在缩短的现象,大家可以对此有信心和期待。

临床工作中,我们给小朋友采取近视控制手段的预期是比较实际的——能起到一定延缓近视增长的效果即可,不敢奢望逆转近视,为什么呢?因为很多小朋友从小学乃至幼儿园开始,就面临着两大局面:一是过多的近距离用眼场景,二是极度缺乏的户外活动时长。何况近视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离焦信号、光照、空间频率)的不可控性决定了个体的异质性。

目前有研究认为视网膜调控是眼球正视化机制的重要部分,但与正视眼不同,近视眼视网膜识别正离焦信号受限,这表明视网膜正确调控正视化的功能可能发生了改变[6, 7]。

但是正视化机制也不是简单的只由离焦信号单一调控,甚至我们目前仍然无法解释视网膜是如何识别离焦信号的,近视的发生机制还存在太多未知等待探索。也就是说,目前我们的近视的病因认知的有限,造成了我们对近视防控手段还不能做到百分百完全有效。

比如前文提到一年时间眼轴回退0.5mm的小朋友,她是在发生近视后休学了整整一年,每天都在公园进行大户外和眺望看远,这种强度的行为学控制和时间成本,不是每个家长都可以做到的。

目前对于近视的防治仍然重在早期预防,多增加户外活动,联合现有的治疗手段。随着对近视的病因认识深度不断增加,让眼轴增长减缓或者缩短,应该是一个可以期待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Li Z, Cui D, Hu Y, Ao S, Zeng J, Yang X. Choroidal thickness and axial length changes in myopic children treated with orthokeratology. Cont Lens Anterior Eye. 2017;40(6):417-23.

2. Li Z, Hu Y, Cui D, Long W, He M, Yang X. Change in 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 secondary to orthokeratology and its cessation: a predictor for the change in axial length. Acta Ophthalmol. 2019;97(3):e454-e9.

3. Zhao W, Li Z, Hu Y, Jiang J, Long W, Cui D, et al. Short-term effects of atropine combined with orthokeratology (ACO) on choroidal thickness. Cont Lens Anterior Eye. 2021;44(3):101348.

4. Ofuji Y, Torii H, Yotsukura E, Mori K, Kurihara T, Negishi K, et al. Axial length shortening in a myopic child with anisometropic amblyopia after wearing violet light-transmitting eyeglasses for 2 years. Am J Ophthalmol Case Rep. 2020;20:101002.

5. Zhu X, McBrien NA, Smith EL, Troilo D, Wallman J. Eyes in various species can shorten to compensate for myopic defocus.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13;54(4):2634-44.

6. Swiatczak B, Schaeffel F. Emmetropic, But Not Myopic Human Eyes Distinguish Positive Defocus From Calculated Blur.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21;62(3):14.

7. Swiatczak B, Schaeffel F. Transient Eye Shortening During Reading Text With Inverted Contrast: Effects of Refractive Error and Letter Size. Transl Vis Sci Technol. 2022;11(4):17.


孟照洋
孟照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友谊医院 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