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戊二酸血症Ⅱ型,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可从婴儿到老年发病
戊二酸血症Ⅱ型(glutaric acidemia type Ⅱ)是一种罕见的遗传代谢病,属于线粒体脂肪酸代谢病,又称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我国发病率约为1/60 000。
发病机制
电子转运黄素蛋白与电子转运黄素蛋白脱氢酶是线粒体脂肪酸β氧化电子传递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转运体,戊二酸血症Ⅱ型患者编码线粒体电子转运黄素蛋白α或β亚基或电子转运黄素蛋白脱氢酶的基因异常,导致电子转运体功能缺陷,引起线粒体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脱氢产生的电子不能下传,脂肪酸β氧化代谢障碍,能量不足,代谢紊乱,产生有机酸类代谢毒物,多脏器损害。
临床表现
由于基因缺陷类型及酶缺陷程度的不同,戊二酸血症Ⅱ型患者轻重不一,可以在新生儿到老年发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可分为2型,即新生儿期发病型和迟发型。
1.新生儿期发病型:多为早产儿,表型较重,常有低血糖脑病、肌张力低下、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严重酸中毒。一些患儿有类似于异戊酸血症患者的特殊“汗脚”气味。可伴或不伴有先天畸形(面部、脏器异常)。此型患者多对维生素B2反应不良,由于病情危重,合并症多,预后不良,常在出生后数日或数月内死亡。
2.迟发型:多隐匿起病,发病时间从生后数周至成期,个体差异较大。可出现间歇发作性呕吐、低血糖、酸中毒、昏迷,或在儿童期无任何症状,成人期发生发作性呕吐、低血糖、肝大和近端肌病。还可伴有进行性脂质沉积性肌病、肉碱缺乏或进行性锥体外系运动障碍等其他表现。发病诱因常常是发热、感冒、腹泻、饥饿、疲劳、饮酒、暴饮暴食或药物。曾有患者酗酒后猝死,亦有运动中猝死(如马拉松长跑中猝死)。
实验室检查
1.常规生化检查:血转氨酶及心肌酶谱增高,可伴有低酮性低血糖,急性发作期明显,一些患者伴代谢性酸中毒、低酮症性低血糖、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
2.尿有机酸分析:典型患者尿液可检出大量的有机酸,如戊二酸、乙基丙二酸、3-羟基异戊酸、2-羟基戊二酸、己二酸、辛二酸、癸二酸、十二烷酸、异戊酰甘氨酸等二羧基酸尿,在疾病的发作期才能检测到,轻症或间歇期可能正常。
3.血氨基酸肉碱谱分析:典型患者血液多种酰基肉碱(短、中和长链酰基肉碱,C4~C18)增高,游离肉碱可正常或降低。
4.影像检查:常有脂肪肝,一些患者合并心肌病,脑损害的患者可有脑萎缩、基底节损害等异常。
5.肌肉活检:肌纤维内大量脂滴沉积,以Ⅰ型肌纤维受累为主,改良Gomori三原色染色可见破碎肌红细胞,电镜下亦可见脂质沉积性肌病的病理改变。
6.基因检测
诊断
依靠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对于高度怀疑的患者应尽早和反复多次进行尿有机酸检测及血液氨基酸和酰基肉碱谱分析,不能轻易地肯定或否定诊断,基因分析可协助诊断。
治疗
1.急性发作期:给予高碳水化合物饮食,静脉滴注葡萄糖,以保证热量。并应限制脂肪摄入,同时可给予小剂量左卡尼汀。大剂量维生素B2对早发型患者有效,多数迟发型有效。
2. 稳定期:低脂、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根据病情给予维生素B2、左卡尼汀。对于维生素B2无效的患者,可以口服苯扎贝特。
3. 生活管理:规律饮食,避免长时间饥饿,避免疲劳。
4.规避诱发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阿司匹林、丙戊酸、酒,以免诱发瑞氏综合征。
预防
1.避免近亲结婚。
2.携带者筛查:患者的父母及同胞应进行基因分析,遗传咨询,父母再生育时通过胎儿基因分析可进行产前诊断。
3.新生儿筛查,早期干预,避免发病,保护脏器,减少死亡及残障。
从婴儿到老年均可发病
酒后昏迷的50岁大叔:王叔叔平素生活很规律,几乎不沾酒。这天聚会,老同学轮番劝酒,王叔叔推辞不过,干了两小杯。乘车回家途中就不行了,呕吐,昏迷,幸亏热心的司机师傅叫来救护车。医院急诊室检查发现血糖几乎低到0,转氨酶、肌酶高的吓人,高脂血症。一边输液点滴葡萄糖和各种药,一边检查,才知道王叔叔患的是戊二酸血症Ⅱ型,成年发病,算轻型,因为抹不开面子喝酒差点送了卿卿性命。王叔叔从此滴酒不沾,长期服用维生素B2。
青春期的熊孩子:洋洋小学时很乖,腼腆,品学兼优,只是爱喊累,怕饿。12岁时开始蹿个,脾气大变,任性,不爱上学,偏食,总说腿疼、头痛。大家都担心洋洋出了心理问题,开始各种检查,发现洋洋患脂肪肝、心肌肥厚、心电图有室性早搏,这下家长紧张了,意识到冤枉了洋洋。后来,经过血液、尿液、基因分析确诊戊二酸血症Ⅱ型,服用维生素B2和左卡尼汀后洋洋康复,跟以前一样的招人喜欢。
一家两个婴儿夭折:第1个女婴,出生时看起来好好的,不到2天时突然脸色苍白,不喘气了,赶紧叫来医生,孩子已经猝死了。因为没有到新生儿筛查的采血时间,没有做代谢筛查。第2个是男婴,35周早产,一出生就直接转到了NICU,孩子精神很差,不爱吃奶,低血糖,肝大,肝损害,心肌肥厚,多囊肾,浮肿......。经过血液、尿液、基因分析确诊戊二酸血症Ⅱ型,维生素B2、左卡尼汀无效,没能留住这个小生命。母亲怀第3胎时做了羊水细胞基因分析,没有患戊二酸血症Ⅱ型,出生后发育正常。一家人的生活总算拨开乌云见太阳。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