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潘湘斌 三甲
潘湘斌 主任医师
阜外医院 结构性心脏病中心

全球首植I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潘湘斌教授团队成功完成MemoSorb全降解封堵器系统上市后全球首植

1106人已读

近日,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潘湘斌团队凭借我国原创单纯超声引导介入治疗技术,顺利完成 MemoSorb全降解封堵器系统在国内上市后的全球首植 此例手术的成功开展,不仅拉开了MemoSorb全降解封堵器系统在全球临床应用的序幕,同时亦标志着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诊疗领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微信图片_20220728105900.png

首战告捷——顺利植入MemoSorb全降解封堵器系统

病例介绍

患者为3岁男童,身高100 cm、体重15公斤;入院心脏超声显示:室间隔膜周部回声中断约4 mm,房间隔连续完整,室间隔厚度约6 mm,EF为78%;收缩期室水平探及左向右高速分流信号,峰值流速约4.9 m/s,三尖瓣环侧组织多普勒s’约15 cm/s。患者经超声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膜周部)、室水平左向右分流。

微信图片_20220728105912.png

手术过程

手术在单纯食管超声引导下行经胸VSD封堵术。自剑突下行约2 cm长的皮肤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肌层,部分劈开胸骨,切开心包并悬吊,暴露右心室游离壁,静脉给予肝素(100 U/kg)。术前行食管超声检查,确认患儿室间隔缺损呈隧道状,左室面5.6 mm,右室面4 mm;根据超声结果,拟使用腰部直径6 mm全降解封堵器。用手指腹面轻触右心室表面无血管区,正对缺损的部位即为穿刺点。5-0 Prolene线带垫片在穿刺点部位行荷包缝合,16G穿刺针插入右心室。将导引钢丝沿穿刺针进入右心室,明确导引钢丝经VSD入左心室内,撤除穿刺针。

在食管超声引导下,沿导引钢丝送入输送鞘管到左心室,撤除导引钢丝,经输送鞘置入全降解封堵器进行封堵,封堵器释放前可进行推拉试验测试封堵的稳定性。食管超声检查无残余分流、无瓣膜关闭不全,封堵器形态、位置良好后,释放封堵器。剪断成型线后沿一端抽出。该成型锁定设计为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的独家专利设计,可辅助可降解材料的封堵器更好地成型,此外该成型线还可起到安全线的作用,若在手术过程中遇到封堵器脱落的情况,可用此成型线回收封堵器。撤出输送鞘管,穿刺点打结止血,常规放置心包引流管,缝合关胸。

微信图片_20220728105924.png

MemoSorb 全降解封堵器体外展示

先心病“绿色治疗”+植入无残留

中国医学 科学院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在胡盛寿院士的领导下 , 经过潘湘斌团队十多年的探索及临床应用,目前已将单纯超声引导介入治疗技术发展成一套方法学,不仅拓展了传统介入治疗的手术适应症,避免了辐射及造影剂的影响,给孕妇、肾功能不全及造影剂过敏 的先心病患者提供了更好地选择,同时还给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带来了新器械,新方法和新理念。 Memosorb 全降解封堵器正式依托超声引导介入治疗技术取得器械研发优势典型范例。

当前临床上所使用 的先心封堵器主要为镍钛合金封堵器,但当为先心病患儿植入 镍钛合金封堵器 后,金属异物将会终生存在于心脏内,且因心脏不断生长、增厚,很容易造成组织磨损、传导阻滞及应力不匹配等诸多问题。 相比之下,如果选择应用 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 MemoSorb 全 降解封堵器,心脏缺损封堵成功后,封堵器自身可逐渐降解消失,可保证无异物残留体内。 这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上是一个里程碑的改变。

原创技术+原创器械——中国先心病诊疗再次领跑全球!

超声引导经皮介入这一原创技术与该原创器械的联合应用,不仅拓展了传统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实现 “不开刀、不用射线、不用造影剂、不全身麻醉”治疗结构性心脏病,更是通过“植入不残留”健康理念的践行进一步帮助患者规避了金属封堵器相关并发症,可为患者带来显著获益,实现 先心病 “绿色治疗”意义重大。 当前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技术以其巨大的优势正吸引大量的中心开展应用这项技术,相信该技术的不断推广,将会帮助国内广大患者享受更微创、更安全的治疗;同时也相信,随着 MemoSorb 全降解封堵器系统临床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我国先天性心脏病治疗领域的发展将会迈向新的阶段,更多患者将会从“原创技术与原创器械”的联合应用中最大程度获益!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潘湘斌
潘湘斌 主任医师
阜外医院 结构性心脏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