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也不怕口气重! 先找原因后用药,中医调理来治本

经常在开会或者人多的时候,发现有难闻的气味充斥其中,大多时候是某些人开口讲话就会散发出的口气,严重的也可以称之为口臭。以前出于礼貌,忍忍也就罢了。毕竟人多,难免有个别人不注意个人卫生,聚会散了也就罢了。但是疫情当前,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多以前从未想到影响。我发现即使是短暂的聚会,交集,这种气味带给我的不适感伴随着想象中空气传播病毒的方式,变得更令人难以忍受。让人忍不住想逃离。
口气重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人们日常的社交,工作,连带着个人的自信。今天也就认真梳理一下为什么口气会大?以及怎么办?希望能帮到需要帮助的人。当然如果你身边有朋友也有这样的困扰,欢迎转发给他们。
如果您的口气重,影响工作生活,自己调理又无法改善,那么不妨来我们门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打理! 我们可以通过辨证论治,结合我们团队探索出的独特的芳香化浊疗法,取得满意效果。

下面我们就谈谈:口气重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种:
1、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胃病患者往往都有口气重的问题,舌苔白腻或者黄腻,但是实践中发现往往患者自己并不知道自己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督促他们去做呼气检测是阳性时,患者自己常常会觉得很意外。所以口气重其实也可以看作一个警示标志,提示大家需要及时检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最有效率的治疗方式。及时检测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如果感染了也不要紧张,认真规范地杀菌治疗。就能明显改善口气,同时也能阻断细菌对胃黏膜的破坏。
2、口腔疾病

有的患者有龋齿,牙周炎等口腔疾病,也会出现口中有异味的情况。这种情况,对于有严重口腔疾病,病程较长的患者尤其多见。如果是口腔的问题就要及时看口腔科,在牙周科做洁齿治疗,平时认真刷牙也非常重要!改善口腔卫生健康状况,就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3、脾胃失调

口气重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却不是在口腔,而是在胃,在脾胃功能的失调。
中医认为,口为肺胃之门户,脾气通于口,正常情况下,胃气下行,脾气上升,所以浊气向下,清阳之气上升,这是正常的脾胃运化规律。
如果身体正常的运化规律、通路被阻碍打扰,胃气无法正常下行,消化食物产生的浊气往上走了,这就叫胃气上逆,那么,就很容易出现口中异味。
脾胃失调是一个中医学的概念,需要中医来辨证论治。
通常引发脾胃失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肝气不舒。情绪不佳,焦虑烦闷,甚至有肝火。此时气机瘀滞,就容易出现脾气不升,胃气不降的情况。是日常通路运行不畅,甚至暂停的状态。

如果平素脾胃本来就虚弱,此时再由于气机不畅引发日常水湿代谢无法正常进行,就会产生患者们常常听说的湿气重、痰湿重的问题。此时疏肝理气,清降胃气,化痰湿就格外重要。

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食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产品的丰富,现代人的饮食比以前要好太多太多,以前物质匮乏的时候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到的美食,现在随时都能得到。所以,不仅仅是孩子,大人其实也会出现食积。过食肥腻厚味的食物,中焦脾胃壅滞堵塞,就会引起胃气上逆,此时患者口中就会有酸腐之气,还往往伴有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舌苔厚腻、脉滑等症状。这种食积,还会郁而化热,导致湿热蕴积,进而出现胃火上逆的情况。

以上种种情况在临床中常常又是交织出现,并没有规定的范式。所以需要在治疗中灵活处理,随症加减,综合考虑清热、化湿、泄浊、健脾等各种情况。
如果大家想日常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就提供点简单容易操作的方法:一是要调节情绪,二是要节制饮食,三是可以用一点小茶饮。比如情绪不佳可以用玫瑰花;化湿可以用茯苓、薏苡仁、肉豆蔻;化食积泄浊可以用点常见的小零食山楂片、杏仁露等等。都是比较好吃的食品。安全放心又能管住你说话口气太大哦……

最后的最后还有一种特殊情况也非常值得关注。口气重是周边人的发现和评价。但是有极少数人,往往是完美主义者,本来很轻微的口气,却被本人无限放大,觉得已经走不出家门,无法见人。以至于社交恐惧,更严重者闭关自守,不去上班。 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客观公正地评价,甚至需要心理医生的帮助,千万不要因为一点小问题而社恐,闭门焦虑啊!
如果您的口气重,影响工作生活,自己调理又无法改善,那么不妨来我们门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打理! 我们可以通过辨证论治,结合我们团队探索出的独特的芳香化浊疗法,取得满意效果。

本文转自 魏睦新的微信公众号“胃大夫漫话中医逆转癌前期”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