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流感并发症之横纹肌溶解症
这段时间流感盛行,很多人都无奈中招,基本上都是饱受反复发热咳嗽之苦,但近期门诊遇到一个特殊病例——横纹肌溶解症,想了一下,还是有必要拿出来分享,也警惕一下大家提高对于流感的重视。

病例情况:患者年轻男性,因跑步一千米过程中不慎摔倒致腰部疼痛来门诊就诊,给与中医治疗后腰痛好转,但又出现腹部疼痛,恶心欲吐,询问出1周内因流感一直在外院输液治疗,谨慎起见,给予心肌酶谱等相关检测,最后确诊——横纹肌溶解症!及时避免了一个很大的风险。
那么到底什么是横纹肌溶解症呢?今天的科普就跟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基本概念
横纹肌溶解症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横纹肌细胞被破坏,细胞内物质释放到细胞外液和血液循环中,从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该病典型表现为肌痛、肌无力、茶色尿三联征,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肾损伤等严重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常见病因
外伤:如地震、爆炸、建筑物倒塌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伤。肌肉过劳:最常见的就是突然的剧烈运动,导致正常的肌肉细胞代谢过度而坏死。
药物毒物:多种毒物、药物均可引起横纹肌溶解,较为常见的有减肥药、蘑菇毒素、蛇毒等。
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科萨奇病毒等,严重的细菌感染也可能引起。
其他: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甲状腺功能低退、遗传代谢性肌病、多发性肌炎等。

典型症状
肌痛:肌肉疼痛、压痛、肿胀。最常受累的肌肉群是小腿和腰部肌肉。肌无力:肌无力、全身乏力。
深色尿:茶色尿或酱油色尿。
其他症状:腹痛恶心、呕吐发烧、心率加快意识混乱或意识丧失。
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能引发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肝功能异常,急性肾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低血容量休克等危及生命。

诊断方法
主要结合典型病史,及血肌酸激酶(CK)和血、尿肌红蛋白升高等辅助检查结果。
结合这个病例,我们可以看到患者主要是由于流感未愈的情况下,突然进行高强度的剧烈运动所致,作为患者来说,我们要警惕以下几点:1.运动要适量,尤其是在正气未复时。2.流感不是普通感冒,若不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不当,它也可能会导致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脑炎、横纹肌溶解症等多个高风险并发症,甚至危急生命,因此不管是流感,还是其他疾病,都要注意休息,找到最合理的治疗方法,切莫一时大意。3.要有合理的作息和饮食习惯,避免酗酒,进食不明菌类等,还要避免蛇虫咬伤等情况。当然作为医生,我们也要警惕:1.多问病史,问细问详;2.有时候一定的辅助检查是有必要的,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开具,既不浪费患者经济资源,也要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希望通过这个身边案例,给大家一定程度的警示吧。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见。

本文是魏睦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