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肺术后如何进行功能锻炼
不论在全球,还是在中国,肺癌已然成为“癌症第一杀手” 。肺癌手术患者在我们胸外科越来越多,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患者手术创伤、降低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减少患者经济负担一直是我科全体人员的共同心愿,而这离不开患者和家属的配合,下面让我们一起谈一谈肺手术后的功能锻炼那些事! 1.胸腔镜肺手术后多久可以下床?为什么需要早下床、多下床活动?很多术后并发症是“睡”出来的!一直在床上平卧不动,血流缓慢、痰液淤积、肠蠕动减慢、皮肤受压,这样深静脉血栓、肺不张、肺炎、肠梗阻、压力性损伤等各种并发症都会出现。而早期下床活动可以提高机体肌肉活力,促进整个机体功能的快速恢复;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下床活动时膈肌下降,使呼吸加深,增加肺活量,有利于气管内分泌物的排除,促进肺的扩张,预防肺不张、肺炎的发生;增强胃肠道功能,使肠蠕动早日恢复,减少腹胀和便秘,增加食欲;可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2.如何科学地下床活动?
当患者第一次下床活动时,应对自己的耐受能力进行评估,对各管路进行妥善固定。对于年老体弱的患者,建议可先取半坐位或者坐位,床边双腿下垂,慢慢过渡到下床活动。患者下床活动时,家属要陪在患者身旁,同时观察患者有无头晕、心悸、胸闷气急不适,如有不适,应立即卧床休息,下床活动应循序渐进,术后第一日以鼓励及协助患者下床为主,协助患者在室内活动。当患者自我评估较好时,可建议病区走廊活动。



下床三部曲
有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患者,带胸腔闭式引流瓶活动时应调节适当的长度,注意不要倾斜,水封瓶应低于胸腔60-100厘米左右,不能高于胸部水平,避免引流液逆流感染。

自行下床活动提拿胸腔引流瓶
3.呼吸功能锻炼有必要吗?
呼吸道的管理在整个围术期都是重中之重的,患者本人和家属应尤为重视。患者术前熟练掌握深而慢的腹式呼吸,可以通过做腹式呼吸来锻炼膈肌,而膈肌是最主要的呼吸肌;进行呼吸操,及缩唇呼吸,在呼气时形成口哨的感觉,来打开气道功能;借助呼吸训练的器具,也可以是用气球等。


而术后有效的咳嗽第一个作用就是排除痰液以及陈旧血块,手术过程中我们会对肺进行牵拉、切割等处理,肺部容易生成痰液,并且有可能有少量血液残留,术后早期的咳嗽非常重要,可帮助以上有害物质排出,保持支气管通畅;第二个作用是促进肺部的复张,手术过程中为保证良好的手术视野,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将肺部塌陷,通俗的讲,就像一块被压扁的海绵,手术结束后我们需要通过鼓肺将肺恢复成正常状态,但是仍有患者术后部分肺处于不张状态,通过用力咳嗽可促进肺扩张,这也是为什么患者说我没有痰,为什么还让我咳的原因。最后,手术过程中我们切除部分肺脏,肺脏不会再生,切除的部分会形成一个空腔,通过咳嗽等锻炼使剩余的肺脏将该空腔填满。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