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移植后并非一劳永逸,除了大家熟知的排斥反应和感染之外,还有一个比较棘手就是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
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ost-transplantation lymphoproliferative diseases,PTLD)是发生在造血干细胞移植(HCT)或实体器官移植后的一类淋巴细胞异常增殖性疾病,疾病谱从良性改变到肿瘤性病变,死亡率高,显著影响移植疗效。PTLD主要发生于移植后2~6个月,尤以移植后3~4个月发生率最高。PTLD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患者可出现感染或免疫等其他原因无法解释的发热、咽炎、淋巴结肿大、肝脾大、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甚至多器官功能不全等表现。
PTLD诊断及病理分型
诊断PTLD主要依据病理组织学检查。必要的免疫组化(IHC)指标包括:CD3,CD5,CD10,BCL6,BCL2,IRF4/MUM1,CD20,CD79a,PAX5,Ki-67,kappa,lambda。通过EBVLMP1或EBER-原位杂交(ISH)技术评估EBV感染情况(如果EBV-LMP1阴性,建议使用EBER-ISH)。通过Southern blot的EBV感染情况。
PTLD病理分型为四大类:
- 早期病变,包括反应性浆细胞增生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的PTLD;
- 多形性PTLD,细胞形态多种多样,可存在从B细胞至浆细胞各阶段的细胞;
- 单形性PTLD,单一形态的淋巴瘤细胞,如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等;
- 经典霍奇金淋巴瘤样PTLD。
PTLD的诊断分级包括临床诊断和确诊。临床诊断依据包括:
- 外周血中EBV-DNA高载量;
- 淋巴结或肝脾大或其他终末器官病变;
- 缺乏合理的其他原因来解释。
确诊依据包括:
- 相关器官受累的临床症状或体征;
- 活组织检查标本检测到EBV核酸或蛋白;
- 组织病理学具有PTLD特征(淋巴发育过程受阻、存在单克隆或寡克隆淋巴细胞)。
值得注意的是,诊断PTLD并不是一定要依靠EBV感染,有一部分PTLD患者是EBV阴性,且近年来这部分患者有增加趋势。
PTLD治疗原则及方案推荐
非破坏性病变(为B细胞型)患者的治疗原则
该类患者对减少免疫抑制(RI)治疗的反应是多变的,需要密切监测患者情况。RI:降低钙调神经磷酸酶(环孢菌素和他克莫司)的免疫抑制作用,停用抗代谢药物(硫唑嘌呤和吗替麦考酚酯),对于重症患者,应停止所有非糖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剂。对于减少免疫抑制后获得完全缓解(CR)的患者,管理免疫抑制治疗并使用PCR技术监测患者EBV感染情况和移植器官功能;对于减少免疫抑制后获得部分缓解(PR)或疾病进展(PD)的患者,予以利妥昔单抗治疗并PCR技术监测患者EBV感染情况。
单形性PTLD(B细胞型)患者的治疗原则
该类患者如果有可能选择减少免疫抑制,和/或利妥昔单抗或免疫化疗。对于治疗后获得CR的患者,根据组织学类型,请参阅适当的指南进行随访。对于获得PR或PD的患者,如果初始治疗为减少免疫抑制,则应换用利妥昔单抗或免疫化疗治疗;如果初始治疗为利妥昔单抗单药治疗,则应考虑免疫化疗治疗;如果初始治疗为免疫化疗,则参照BCEL-7选择后续治疗方案;有合适的临床试验建议参加临床试验;EBV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免疫治疗(适用于由EBV驱动的疾病)。
多形性PTLD(B细胞型)患者的治疗原则
系统性多形性PTLD(B细胞型)患者,如果有可能选择减少免疫抑制,和/或利妥昔单抗或免疫化疗。局限期多形性PTLD(B细胞型)患者,如果有可能选择减少免疫抑制,和受累野放疗(ISRT)±利妥昔单抗或手术±利妥昔单抗或利妥昔单抗单药治疗。对于治疗后获得CR的患者,PCR检测EBV情况或观察或继续进行减少免疫抑制,或±利妥昔单抗维持治疗(如果有可能),并监测移植器官功能。对于获得PR或PD的患者,免疫化疗或临床试验或EBV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免疫治疗(适用于由EBV驱动的疾病)。
单形性PTLD(T细胞型)患者的治疗原则
对于单形性PTLD(T细胞型)患者除了减少免疫抑制外,没有其他固定治疗;可考虑多药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不适用。
经典霍奇金淋巴瘤样PTLD的治疗原则
对于经典霍奇金淋巴瘤样PTLD患者,治疗原则及方案具体见霍奇金淋巴瘤NCCN指南。
参考文献
NCCN Guidelines Version 1.2021B-cell Lymphomas.NCCN.org.
大部分文字内容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