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允琦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没有受伤怎么就肩袖损伤了?

发表者:姜允琦 人已读

骨科门诊常有肩痛的患者来就医,肩部疼痛并且肩关节不能上举是患者最主要的症状,很多患者自己诊断为“肩周炎”。然而肩关节的MRI检查却发现“肩袖损伤”。患者非常不理解,因为自己根本就没有外伤,怎么就肩袖“损伤”了呢?肩袖又是什么?

图片3.jpeg

1. 肩袖是什么?

肩袖是包绕在肱骨头周围的一组肌腱复合体,包括冈上肌腱、冈下肌腱、小圆肌腱和肩胛下肌腱,这些肌腱就像一个“袖套”包裹着肱骨头,将肱骨头稳定于肩胛盂内,对于肩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肩袖损伤的病因是什么?

肩关节活动时,包裹肱骨头的肩袖与关节周围的骨质发生撞击,产生磨损,这种慢性劳损是肩袖损伤最主要的原因。同时,肌肉纤维也会因为炎症、异常机械力量和营养不良均可导致肌肉损伤,使肌肉发生退变。肩袖是一组肌腱复合体,一个肌腱发生损伤后,会最终影响到整个肩袖发生损伤。因此,有些患者没有外伤,也会出现肩袖损伤。也有些患者因为曾经发生过肩关节脱位或者肩部骨折,这些外伤加速了肩袖的退变,以后再发生肩袖损伤。

图片2.jpg

3. 肩袖损伤的症状?

肩部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疼痛位于肩部前方、三角肌前方或外侧周围,疼痛感剧烈,进行肩部活动或增加肩部负荷以后,会导致患者的疼痛现象加剧。被动外旋肩关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疼痛症状,有夜间痛。压痛症状则多发生于肱骨大结节近端,部分患者可能发生于肩峰下间隙位置。存在痛弧,肩关节外展的过程中,80-120°疼痛感明显,并在超过 120°后疼痛现象减轻。功能障碍表现为肩关节主动上举、外展等活动受限、无力,而被动活动范围一般不会受到限制。

4. 怎么区分肩袖损伤和肩周炎?

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是肩部疼痛最常见的原因。发病年龄以50~60岁最多见,40岁以下的少见,女性居多。本病患者肩关节活动逐渐受限,甚至完全消失,故有“冻结肩”或“冻肩”之称,俗称“漏肩风”。本病发病缓慢,一般无任何外伤。最初的症状是肩关节疼痛,肌肉无力,活动障碍,疼痛为最明显的症状,呈持久性,夜间影响睡眠。此种疼痛可引起持续性的肌肉痉挛。疼痛和肌痉挛可局限在肩关节,也可放射到头后部、肩背部,甚至放射到上肢,但最常见的疼痛部位在肩前、肩外侧或肩后。疼痛的性质多为酸痛。在疼痛出现的最初,肩关节活动正常。以后关节活动逐渐受限:先是向外侧举高梳头(外展)或用手摸裤袋及向后摸背(内旋)的动作不方便,继以肩部的疼痛增加,最后肩关节活动发展为完全消失。常可在肩前、肩外侧或肩后找到压痛点。

肩周炎的患者,肩关节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都受到明显的限制,通过肩关节MRI检查与肩袖损伤进行鉴别。

5. 肩袖损伤需要微创手术吗?

当患者因肩关节疼痛时间较久,完善肩关节MRI检查发现存在肩袖损伤,甚至肩袖撕裂后,很多人会关注是否需要骨科手术治疗。而对于大部分病史时间较短、活动受限不明显、肩袖轻度损伤、拒绝或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来讲,可以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严格的康复保守治疗,其中大部分患者可以获得不错的治疗效果。所以对于这一部分人群,我们建议:1.疼痛早期患肢尽量避免负重,避免关节局部的压迫,必要时可以患肢悬吊保护;2.疼痛严重时可以给予对症止痛治疗,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甚至关节封闭注射均可考虑;3.患侧的肩关节可进行物理治疗,如超短波治疗、微波治疗、针灸理疗等,可以加速肩部血液循环,促进肩袖组织修复,缓解疼痛症状;4.患侧肩关节在疼痛好转后,尽早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即采取相应的动作来增加肩关节各个方向的活动度,但同时又不会加重肩袖损伤,避免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而当肩袖撕裂范围较大,或者肌腱完全断裂、肩袖损伤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肩袖损伤同时合并其他肩关节疾病(如肩关节不稳、关节游离体、钙化性肌腱炎、关节滑膜炎等疾病)时,则需要骨科手术进行对应的修复及处置。目前,手术多为肩关节镜下操作的微创手术,手术的目的是通过微创技术把损伤断裂的肌腱缝合并固定,恢复其连续性,重建原有解剖形态,待撕裂肌腱愈合后,通过积极的康复锻炼恢复肩关节原有的活动范围及功能状态。微创手术的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术后仍需进行严格的康复锻炼及随访。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小的肩袖损伤如果延误治疗的话,有可能进一步撕裂造成大的乃至巨大肩袖损伤。并不是所有的肩袖损伤都能达到镜下修复的目的,对于巨大的肩袖损伤或者时间较长的肩袖损伤,肌肉已经萎缩,大量的脂肪浸润,已经失去功能,有些时候镜下不可能原位解剖修补,可能需要其他方式进行修复,如上关节囊重建,肌肉肌腱转位等。所以,若肩关节疼痛明显、时间较久,建议尽早正规医院就诊,避免病情拖延,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

图片4.jpg

【免责声明】本文配图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创作人所有。本文非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本文是姜允琦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2-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