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雄激素脱发的三两事
这些部位脱发,是雄激素性脱发!
男性,从前额两侧开始头发密度下降,头发纤细、稀疏,逐渐向头顶延伸,额部发际向后退缩,前额变高。或从头顶部头发开始脱落。也有前额和头顶部同时脱落。
女性,整个头皮弥漫性的脱发,头发进行性变稀疏,发量变少,持续或间隙性脱发。
雄激素性脱发是我分泌太多雄激素了么?
遗传因素:国内调查显示,雄激素引起的脱发,家族史占到了53.3-63.9%。
雄激素作用: 睾酮被5α-还原酶催化为5α-二氢睾酮,5α-二氢睾酮与雄激素受体结合的能力是睾酮的3-5倍,因此5α-二氢睾酮是导致雄激素性脱发的重要分子。前额部位5α-还原酶(II型)的活性高于枕部,因此前额脱发常见。雄激素发挥作用还需通过与雄激素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而雄激素受体蛋白分布于雄激素敏感区域,在前发际线的表达水平比枕部非秃发部位明显高。
雄激素性性脱发真的传男不传女么?
实际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之所以很多人认为脱发传男不传女,实际上是由于男性脱发患者明显比女性多,所以给大家一种错觉。以我国为例,男性脱发患病率为21%,女性为6%。
雄激素性秃发有遗传倾向,但并不是严格意义的遗传病,只是有家族聚集趋势,目前尚未发现他的致病基因突变。目前认为雄激素性脱发是遗传易感的个体,在雄激素及环境因素等共同作用下引起的。多种共同因素造成女性脱发患者明显少于男性,但传男传女的机率是一样的。
聪明绝顶有科学依据么?
有句玩笑话,聪明的脑袋不长毛,但这也真的只是一句玩笑!
最常见的雄激素性秃发是由于遗传因素、雄激素及环境因素等共同导致的。目前的科学研究并没有发现智商与毛发多少之间的关系,并不是说掉头发的人都聪明奥。另外我们还发现,生活工作压力比较大,经常熬夜的,脱发的比例也会增加。所以,不想早早掉头发,先改掉熬夜的习惯吧!

本文是徐学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