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宋小飞
宋小飞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 泌尿外科

前列腺癌筛查,您做对了吗? (本文发表在2021年第6期的《家庭用药》杂志上)

120人已读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持续上升,现已排在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是男性癌症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在前列腺癌早期,由于肿瘤起病较为隐匿,生长较为缓慢,所以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的进展,当肿瘤堵塞尿道或侵犯膀胱时,就会发生血尿、排尿不畅、甚至是无法排尿。前列腺癌容易向骨头转移,当发生骨转移时会出现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受压等情况,导致下肢瘫痪,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最终危及生命。

前列腺癌患者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无法通过临床表现来发现早期前列腺癌。而当前列腺癌出现临床症状时,往往说明肿瘤已经进展到了中、晚期。提高前列腺癌治疗效果的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因此开展早期前列腺癌的筛查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筛查发现早期前列腺癌,能够大大提高肿瘤的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成本,使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大大降低。

目前医学界比较公认的前列腺癌早期临床诊断模式为“三阶梯”法:

1、通过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直肠指检(DRE)发现可疑病例。

2、视具体情况,选择经直肠前列腺超声(TRUS)检查、多参数核磁共振扫描(MRI)等影像学检查完成可疑病灶的定位诊断。

3、通过经直肠B引导下的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获得病理诊断。

那如何才能对早期前列腺癌进行科学、有效的筛查呢?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前列腺癌好发于前列腺的外周带,也就是临近直肠的这个区域。通过直肠指检就可以触摸到前列腺的外周带,因此做直肠指检(DRE)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和分期都有重要价值,但直肠指检的准确性较低并且与医师的临床经验密切相关。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前列腺组织中一种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活性的单链糖蛋白。当前列腺组织发生癌变时,正常结构被破坏,大量的PSA进入机体的血液循环中使血液中PSA升高,因此该指标具有很好的前列腺癌阳性诊断预测率。但影响PSA水平的因素有很多,如泌尿道感染、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急性尿潴留、前列腺活检、膀胱镜检查,甚至是射精和直肠指检都会对PSA的数值产生影响;而有些药物,如非那雄胺、度他雄胺和爱普列特等长期口服会导致PSA数值的降低,因此在做PSA的检查前要咨询医生,排除各种影响因素的干扰,力求做到准确。

PSA检查联合直肠指检能大大提高前列腺癌筛查的阳性率,是目前公认的早期前列腺癌的最佳筛查方案。

考虑到直肠指检可能影响到PSA值,如在同一天检查应在抽血查PSA后再进行直肠指检。

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步升高,50岁以下的人群中很少见,但是在大于50岁的人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就呈指数级增长。

因此,建议50岁以上男性每年应接受例行PSA检查和直肠指检。对于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应该从45岁开始每年一次的检查。

为了提高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率,同时避免过度检查,在参考了国、内外的前列腺癌筛查方案后,我们提出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前列腺癌筛查方案”即:对于年龄大于50岁的男性(或年龄大于45岁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进行PSA联合直肠指检的筛查。当基线PSA≥2.5ng /ml时,每年进行1次筛查;当基线PSA<2.5ng /ml,每2年筛查1次。

对于直肠指检或PSA检查发现异常的患者,可通过经直肠前列腺超声(TRUS)、多参数前列腺增强核磁共振来进行影像学上的检查,对于可疑病例进一步进行B超引导下的前列腺穿刺活检来明确诊断。

只要我们做好规范的前列腺癌筛查工作,就能大大提高早期前列腺癌的诊断率。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我想大家对于如何进行“规范的前列腺癌筛查”都应该有所了解了。

宋小飞
宋小飞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 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