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亢治疗之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
Graves甲亢治疗有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放射性碘(RAI)和手术治疗三种传统的治疗方法。目前只有ATD治疗是针对免疫因素,最终使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转阴而治愈甲亢。
1、抗甲状腺药物(ATD):包括硫脲类和咪唑类两类,我国普遍使用的是丙硫氧嘧啶(PTU)和甲巯咪唑(MMI)。它们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碘的有机化和甲状腺酪氨酸偶联,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但是对甲状腺内已经合成的激素没有抑制作用。两药比较,倾向于优先选择MMI,因为PTU的肝毒性明显,被美国FDA推荐为第二线药物。有两种情况优先选择PTU,妊娠T1期(1-3个月)甲亢和甲状腺危象。因为PTU致畸的危险小于MMl。
2、ATD治疗的特点:①是所有Graves甲亢的基础治疗;②是世界各地(除美国外)甲亢的首选治疗。③ATD治疗安全有效,药物作用可逆,不会造成永久性甲减。④ATD治疗是唯一不破坏甲状腺滤泡结构的治疗方法。
3、ATD治疗的适应证:①轻、中度病情:②甲状腺轻、中度肿大:③孕妇、高龄或由于其他严重疾病不适宜手术者;④手术前和131I治疗前的准备;⑤手术后复发且不适宜131I治疗者:⑥中至重度活动的甲亢突眼(GO)病人。
4、ATD治疗的副作用:①粒细胞缺乏症:发生率约为0.7%。除了定期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监测病人的发热、咽痛临床症状尤为重要,因为粒细胞缺乏症可以在数天内发生。中性粒细胞<1.5×10^9/L时应当停药。也不应当换用另外一种ATD,因为它们之间存在交叉反应。②皮疹:发生率约为5%。轻度皮疹可以给予抗组胺药,或者换用另外一种ATD。发生严重皮疹反应者需要停药,不能换用其他ATD,选择131I或者手术治疗。③中毒性肝病:甲亢本身可以引起轻度的肝功能异常,需要与ATD的肝毒性副作用鉴别。PTU和MMI引起的药物性肝炎患病率分别为2.7%和0.4%。PTU的肝毒性通常是损伤肝细胞,MMI的肝毒性作用则是胆汁淤积,肝细胞损伤较少见,主要发生在大剂量和老年病人。所以,ATD治疗前后需要监测肝功能,但肝损伤仍难以预测。④血管炎:PTU可以诱发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的小血管炎,其特点是随着用药时间延长,发生率增加,特别是亚洲病人多见。⑤MM和PTU致胎儿皮肤发育不良等畸形发生率为2%-4%。妊娠6周之内不服用ATD可以防止这类畸形的发生。
本文是张金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