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甲亢病人新冠病毒感染“阳”了,怎么办?
甲亢病人新冠病毒感染“阳”了,怎么办?随着新冠疫情管控政策的调整,大多数人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会明显增加。甲亢患者除了做好个人防护以减少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以外,但万一感染了新冠病毒,到底该怎么办?今天就和甲亢患者谈一谈,甲亢患者“阳”了,怎么办?首先,正确面对,消除对感染新冠病毒的恐惧感!目前流行的新冠奥密克戎病毒的毒性与以前的新冠病毒相比,毒性已经明显减弱,但传染性很强,奥密克戎病毒感染主要影响上呼吸道,很少影响到肺,因此引起的新冠重症很少。奥密克戎病毒毒性减弱是近期疫情管控政策调整的原因之一。所以,甲亢患者一定要消除对感染新冠病毒的恐惧心理,万一感染了新冠病毒,要正确面对,如果整天处于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中,无疑会加重甲亢病情,甚至会导致甲亢复发。因为甲亢的发病与自身免疫紊乱有关,恐惧等负面情绪会加重机体免疫紊乱,从而加重甲亢病情。所以甲亢患者感染了新冠病毒,不要过于恐惧、焦虑,放松心情,调整好心态,正确面对就可以,既来之,则安之。第二,多饮水,休息好,对症处理不适症状!甲亢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有的患者会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各种不适。此时要保证机体有一个良好的免疫力,因此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休息好,不要疲劳,手头即使有重要的工作也可以先放下,此时“躺平”是需要的。另外,一定要多饮水,多饮水不仅可以补充发热引起的体液丢失,而且也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呼吸道黏膜对病毒的清除!但切记不要过量饮水,以免引起水中毒,一般每天饮水2000ml左右即可。如果出现发热、头痛等各种不适,体温在38-38.5摄氏度以上,可以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解热止痛药对症处理。这里提醒几点,首先一定要适量服用退烧药,不要超过每天的最大剂量。如对乙酰氨基酚24小时内的最大剂量是2.0g,布洛芬最大剂量是0.8g,可以考虑每6-8小时服用一次,这样可以控制全天的体温在正常范围内。第二,很多治疗感冒的中成药里面也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止痛药,千万不要和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同时服用,以免药物过量引起肝肾功能损害。最后,不要几种解热止痛药联合使用,例如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同时服用,服用一种退烧药就可以,以免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第三,及时调整甲亢药物治疗方案,避免甲亢加重或复发!感染新冠病毒特别是引起发热等临床不适后,机体的免疫紊乱会加重,因此甲亢病情可能会加重。为了避免甲亢病情加重甚至复发,甲亢患者可以参考下面的方法:感染新冠病毒发热后,可以在发热开始的当天把平时服用的甲亢药物如甲巯咪唑剂量临时增加,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目前服用的甲亢药物剂量,甲巯咪唑剂量临时每天多2.5mg-10mg(丙硫氧嘧啶每天临时多25mg-100mg),这样可以避免甲亢病情加重。这个临时的甲亢药物剂量增加一直持续到发热消失,体温正常再结束,也就是体温正常后甲亢药物的剂量再恢复为以前的剂量。另外,发热后可能引起心慌等不适,这种情况一般退热即可,退热后心跳一般会恢复正常,如果退热后仍有心慌不适的话,此时可以服用控制心慌的药物如普洛萘尔、美托洛尔等。甲亢患者感染新冠病毒自愈后,需要及时复查甲状腺功能、抗体等指标,以及时调整甲亢治疗方案,建议在新冠病毒感染自愈后1个月左右复查。最后提醒一下,如果甲亢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时,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任卫东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2月24日1393
0
0
-
甲亢三种治疗方法的利与弊
目前,治疗甲亢主要有三种方法,包括内科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核医学科碘131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一、内科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内科口服药物治疗需规范服药治疗1.5-2年:治疗期间,ATD可能会引起肝功能及造血系统的损害,在治疗前三个月须每周复查血常规,如果一旦发生,则要求立即停药。在治疗过程中,需每个月到医院复查肝功能及甲功调整药物剂量,后期稳定后可根据情况延长至2-3个月复查一次。另外,ATD治疗的缺点是停药或减量时甲亢易复发,有报道ATD治疗的复发率在40%-60%左右。目前常用药物有他巴唑(赛治)和丙基硫氧嘧啶(PTU)。二、核医学科碘131治疗碘131治疗方法简便,通常仅服用一次碘131,甲亢症状在治疗后1月左右开始见效、好转,大部分在服药后3月后达到临床治愈,半年时治意率可达90%。碘131治疗不会引起肝、肾功能及造血功能的损害,因此适于那些由于ATD治疗引起肝功能异常或血细胞降低的甲亢病人的治疗,有些1311治疗半年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或缓解不全的病人,可再次进行碘131复治。131I治疗的一个主要缺点是可能发生甲减,研究显示,放射碘治疗后甲减发生率为50-90%,甲减后需要长期终生服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需要说明的是此治疗方法不会影响生育和导致其他疾病。三、外科手术治疗手术通常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亢,其缓解甲亢症状迅速,适于甲亢伴有结节的病人,主要不足是有创伤,其治疗效果与手术医生的临床经验有关:有可能造成喉返神经受损、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等手术并发症的风险。术后仍有部分病人甲亢复发或出现甲减。四、3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1、ATD治疗可以保留甲状腺产生激素的功能,不容易甲减,但是疗程长、须定期按医嘱到医院往返复诊,且约50%有复发可能。2、碘131治疗甲亢简便、安全、经济,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甲减发生率高,131I和手术治疗都是通过破坏甲状腺组织来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疗程短,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不足之处是甲减的发生率较高。3、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有一定的手术风险,并有手术禁忌证和术后并发症,切除过多则易发生甲减,切除过少则易复发,且遗留手术疤痕。
谷君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2月22日72
0
1
-
盗汗要注意哪几种病?
1.甲状腺亢进。怕热、多汗是甲亢的典型症状,患者同时伴有烦躁、食欲亢进、消瘦、大便次数增多等。2.低血糖。低血糖者容易出现心悸、头晕、四肢冰冷、视物不清,以及出虚汗的表现。3.淋巴瘤。许多肿瘤疾病可以引起盗汗,如淋巴瘤患者会有低热、盗汗、瘙痒症状。4.艾滋病。艾滋病毒可攻击机体免疫系统,导致身体控温失灵,出现盗汗表现。5.神经系统疾病。自主神经反射异常、创伤后脊髓空洞症、脑卒中等神经系统疾病,也可引起周围神经系统结构障碍,患者有盗汗表现。因此夜晚睡觉时,在排除是被子太厚,以及药物因素导致的大量出汗后,若出现无故出汗,且汗量超过正常量应尽早就医。
贾钰华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2月01日203
0
21
-
甲亢可以吃碘盐吗?其他含碘食物怎么吃?
甲亢可以吃碘盐吗?其他含碘食物怎么吃?“医生,我怎么会有甲亢啊?是不是因为我以前整天吃的盐里面碘太多了。”“医生,我查出甲亢好几年了,近两年一直在吃药。可是最近感觉喉咙有点粗,食欲也大,是不是因为食盐里面有碘啊?”诸如此类,是每一位内分泌科甲状腺方向医生经常要回答的问题。那么,甲亢与碘盐有关吗?得了甲亢能吃加碘盐吗?甲亢患者看过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下文简称“甲亢”),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多数患者还常常同时有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那么,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是不是与我们日常吃的加碘盐有关呢?这里面主要涉及两类群体,一类是健康人群体,另一类是甲亢病人群体。所以在给您奉上甲亢限“碘”饮食小贴士之前,要先说清一个问题:健康人每天吃的碘盐存不存在导致甲亢的潜在风险?1、健康人吃碘盐会罹患甲亢吗?一些有意思的现象曾经得到过大家的关注。例如,广东虽然是沿海省份,曾经却也是个缺碘大省,所以广东从1996年开始全面采取食盐加碘来消除碘缺乏病。但同一时间段,患上甲亢到医院看病的人却增多了,因此很多医生和患者对碘盐是否会有增加甲亢患病率风险产生疑问。但是后来的调查发现,持续进食碘盐到第五年,甲亢发病率明显回落,第八年降至食盐加碘前水平。这表明,“碘”致甲亢是一种阶段性反应,并不能因此判定它能直接导致健康人群患甲亢风险升高这个结论。另外,原卫生计划委员会曾就《食用盐碘含量》公开征求意见,并修改食用盐中最高碘含量由原来的60mg/kg降至20~30mg/kg,使其代替老的国家标准成为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根据调查,全国各地人均食盐量有多有少:孕妇、儿童、普通人碘需求量各不相同,所以固定值已经难以满足社会需要,因此将采取“20~30mg/kg”这一动态数值。这表明我国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碘盐的摄入有了更加科学的管理。2、甲亢患者能否食用加碘盐?大部分内分泌科医生会告诉甲亢患者要限制碘的摄入,但“限制”并不代表一点碘都不能吃。记住以下几个要点 食碘小贴士 第一,含碘量太丰富的药物或者食物,甲亢病人必须忌口。比如海带、紫菜等海生植物;胺碘酮、碘含片之类的药;或含海藻、昆布、牡蛎之类的中药,这类东西是甲亢病人必须尽量避免的。第二,含碘量中等的海鱼、海虾、海蟹等海生动物要少吃,偶尔少量食用不会使病情加重。注意⚠️如果把食盐中的碘算1倍,那么,①海带、紫菜、海苔这一类的食物是1000倍左右;②贝壳类、蟹类是100倍左右;③鱼、虾、鱿鱼、乌贼是10倍左右;④鸡精是700倍左右。第三,对于加碘食盐来说,需要忌碘的患者也不需要有太多的忌讳。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人每日需摄碘为150~300μg,我国碘盐平均含碘量约30mg/kg。按每人每日摄入食盐5~10g计算,每日摄碘量约为150~300μg,而成人碘摄入可耐受上限是每日600~1100μg。扣除烹调和人体代谢的损失,食用碘盐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碘摄入的推荐量。因此,第二个问题我们也有了答案,那就是“甲亢病人适量食用加碘盐是安全的”,但应尽量避免含“碘”过于丰富的食物或药物。
任卫东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1月21日83
0
3
-
甲亢诊治过程中,容易犯哪些错误?
甲亢诊治过程中,容易犯哪些错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工作节奏和工作压力明显增大,甲亢的发病率也呈明显增高趋势。本病轻男重女,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6,平均100位女性当中就有2位甲亢患者,甲亢可见于从胎儿到老年的各个年龄段,但以20~40岁的中青年女性最为多见(约占80%)。甲亢不仅会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还会导致甲亢性心脏病、甲亢性肌病,引起心力衰竭、甲状腺危象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1、忽视甲亢特殊表现,造成甲亢的漏诊大家知道,甲亢对机体的影响是全身性的,其典型症状有高代谢症候群(如心悸、多汗、怕热、多食易饥、腹泻、消瘦等)和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兴奋多言、容易激动、烦躁失眠等),此外,还有突眼、甲状腺肿大等典型体征。但是,大约有1/3的甲亢病人症状不典型,特别是有些老年甲亢患者,其临床表现与甲亢的典型症状完全相反,表现为纳差、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少言寡语、嗜睡等等,很容易被误诊为其它疾病,如冠心病、肠炎、老年痴呆、精神病等等。因此,一定要充分认识甲亢症状的多样性,切勿「以貌取人」。2、只看甲功化验,忽视进行其他检查,造成甲亢的误诊甲功化验结果增高,还要注意区分「Graves甲亢」和「破坏性甲状腺毒症」,前者是真正意义上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后者则是由于炎症等原因导致甲状腺组织破坏、造成甲状腺激素释放一过性增加所致,两者的临床处理和预后是不一样的,前者需要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而后者因症状较轻且为一过性,往往无需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两者的鉴别往往需要做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查(TPOAb、TGAb、TRAb),必要时还要做甲状腺核素扫描或摄碘率检查。3、不了解甲亢治疗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分别适用于哪些病人?盲目进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放射性131碘治疗和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这三种方法各有优劣。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优点:1.疗效确切;2.不会导致永久性甲减;3.方便、经济、无创、较安全。缺点:1.疗程较长,需服药1.5~2年,甚至长达数年;2.停药后容易复发(大约50%);3.可以导致过敏性皮疹、白细胞减少、肝脏损害等药物不良反应;4.需要定期检查甲功、肝功、血常规,调整抗甲状腺药物的用量。适应症:1.病情较轻、甲状腺肿大不严重者;2.年龄在20岁以下、孕妇、年迈体弱或合并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者;3.手术后复发且不适宜用放射性131碘治疗者;4.放射性131碘治疗后的辅助治疗。放射性131碘治疗优点:1.简便易行,仅需服用1~2次放射性131碘;2.安全性好,不会引起肝肾功能及造血系统的损害;3.疗效确切,一次治愈率可达90%以上,总有效率在95%以上。缺点:1.治疗早期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反应及甲状腺局部疼痛;2.晚期容易发生「永久性甲减」;3.有可能导致突眼加重。适应症:1.对于抗甲状腺药物过敏、疗效不好或频繁复发的甲亢患者;2.合并肝脏损害、血细胞减少、心脏房颤的甲亢患者。但对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婴幼儿禁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优点:1.疗效确切;2.治疗周期短;3.治愈率高,可达90%以上。缺点:1.有创伤性,有可能造成喉返神经受损、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等手术并发症;2.如果切的甲状腺组织过多或不足,病人术后会出现术后甲减或甲亢复发;3.术后颈部留有疤痕,影响美观。适应症:目前多用于甲状腺明显肿大、有压迫症状,服药效果欠佳,或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者。4、见好就收,疗程不足大多数甲亢患者经过4~6周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症状均会得到明显改善,甲功也可恢复正常。许多病人便以为病好了而擅自停药,其实这是不对的。甲亢治疗要经过「控制期」、「减量期」和「维持期」三个阶段,全部疗程需要1.5~2年的时间,这样才能有效地抑制自身免疫反应,降低复发率。因此,经过治疗症状消失、甲功恢复正常切不可马上停药,而一定要坚持足够的疗程,而且最好是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转阴后再考虑停药。5、治疗用药,一成不变甲亢的药物治疗通常分为「控制、减量和维持」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药物用量是不一样的。有些病人不了解这一点,药物用量一成不变,结果导致药物性甲减。6、不分病因,盲目补碘「甲亢」与「碘缺乏病」均可表现为脖子增粗,有些甲亢病人把「甲亢」与「碘缺乏病」混为一谈,错误地大量食用海带、紫菜、海苔等高碘食品,导致甲亢久治不愈或病情反复。7、精神紧张,过度疲劳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焦虑失眠是导致甲亢复发的重要因素。因此,甲亢病人一定要注意休息,避免精神紧张,保持良好睡眠,不要熬夜。8、光顾服药,忽视检查无论是甲亢病本身或者是抗甲状腺药物(ATD)均可导致白细胞减少及肝功能异常,所以,为安全起见,在甲亢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复查血常规和肝功能,一旦出现严重白细胞减少或肝功异常,应及时停药和处理。
任卫东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1月07日388
0
1
-
哪些因素容易导致甲亢复发或加重?
哪些因素容易导致甲亢复发或加重?导致甲亢复发的因素很多,主要有:1)用药不当,疗程不足:减药太快、间断用药和停药过早是导致病情反复的最常见原因。目前主张在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继续维持治疗1.5~2年,复查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转阴后,方可停药。若TRAb阳性,疗程还要延长直到完全转阴,这样才不容易复发。2)强烈的精神刺激、过度劳累、严重感染、妊娠等应激状态是引起甲亢复发的重要因素。3)高碘饮食也是促使甲亢复发的重要因素。此外,甲亢的复发与年龄、性别也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说,年轻者比年长者、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复发。
任卫东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1月07日264
0
2
-
甲亢病人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什么情况下可以考虑停药?
甲亢病人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什么情况下可以考虑停药?甲亢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抗甲状腺药物虽然能在短期内(2~3个月)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但要使血TRAb转阴却需要较长时间。甲亢停药需具备以下几点:1.甲亢症状完全消失,甲状腺肿缩小,甲状腺血管杂音消失,突眼改善;2.FT3、FT4、TSH正常,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转阴;3.疗程达到2年以上;4.维持治疗所需药物剂量很小(如他巴唑2.5~5mg/d以下)。如果达不到上述要求,应适当延长抗甲状腺药物的疗程。停药后复发者,可再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或改用放射性131碘或手术治疗。
任卫东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1月07日198
0
1
-
可怕的误诊
今天上午,一个75岁的农村老太太,由家人陪同来到我的诊室。进门之后,老太太有些坐立不安,嘴里边絮叨着,说是她感觉非常闹心,浑身不舒服,怎么看都看不好,这身上一点力气都没有,睡不好觉,短短4个月时间,体重就下降了15公斤,难不成是得了什么癌症?越想越害怕!家属接着说,老人家神神叨叨的,吃不好饭,瘦,睡不好觉,带着她去找医生看诊,医生都是怀疑它得了焦虑抑郁症!给开了治疗焦虑抑郁的药物,也没有效果,这次专门过来,想查查是什么原因!看着局促不安的老人,听着她嘴里不停地絮叨,难道老人真的是得了焦虑抑郁吗?按照老人和家人的叙述,我可以肯定老人家的体重在4个月时间下降了15公斤,按照我平时看诊体重下降的诊断思路:1.生理性体重下降,也就是主动吃的少了,活动多了;2.糖尿病;3.甲亢;4.中老年优先考虑恶性肿瘤;5.青年人优先考虑慢性感染性消耗性疾病;6.考虑完器质性疾病,需要考虑神经性厌食。按照这个思路排查,她会不会是甲亢?我再看患者,她的眼球似乎有点突出,再查她的甲状腺,有I度增大,让患者平举双手双臂,闭上眼睛,可以看到双手细微颤抖。再问患者,有怕热,心慌,脾气急躁,但是,食欲差,没有腹泻。虽然不具备甲亢所有的症状体征,但是,哪有照着书本害病的呢?综合看来,我觉得她还是甲亢可能性大!而且,她所谓的焦虑抑郁,也都可能和甲亢有关。于是,我就给患者开了甲功三项和甲状腺彩超检查。下午一上班,患者和家属再来复诊,甲功三项结果:FT3游离三碘甲状腺素13.01↑游离四碘甲状腺素63.75↑促甲状腺激素<0.01000。彩超结果:甲状腺:右侧叶大小52x25x20mm,左侧叶大小37x12x13mm,峡部厚2.7mm。甲状腺右侧叶体积大,形态饱满,左侧叶大小形态正常,轮廓清晰,右侧叶可见一范围约13.2x6.8x10.1mm片状低回声,边界尚清,形态不规则,CDFI: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余腺体回声不均匀。CDFI:腺内可见稍丰富血流信号。双侧颈部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超声提示:1、甲状腺右侧叶片状低回声。2、甲状腺右侧叶体积大、弥漫性回声改变并血供稍丰富(请结合甲功)。经过详细问诊,体格检查,结合甲功三项和彩超结果,患者可以确诊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她所谓的精神神经表现,并不是焦虑抑郁症所引起!这个患者的看诊过程,再一次提醒大家,临床看诊,不能仅仅是顺向思维,还必须有逆向排他诊断,切记先器质后功能的诊断程序,以免误诊漏诊发生!
楚瑞阁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1月07日505
0
0
-
甲亢最易找上这几种人
陈国珍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1月05日78
0
0
-
甲亢药物治疗和碘131治疗各有什么优缺点?
甲亢药物治疗和碘131治疗各有什么优缺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甲亢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甲状腺药物(ATDs)治疗、碘131治疗和手术治疗。今天咱们就来谈谈甲亢药物和碘131治疗的主要优缺点,以及在临床上到底该怎么用。甲亢碘131治疗碘131是为一种放射性药物,是碘的同位素,治疗后可使甲状腺体积缩小,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减少,达到非甲亢的状态。优势1.疗效好。尤其适合ATDs疗效差或多次复发;ATDs过敏或出现其他治疗不良反应;有手术禁忌证或手术风险高;有颈部手术或外照射史;病程较长;老年患者(特别是伴发心血管疾病者);合并肝功能损伤;合并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合并骨骼肌周期性瘫痪;合并心房颤动;计划半年后妊娠的患者。适合于一般患者ATDs治疗后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复发或不能坚持药物治疗。2.不良反应较ATDs少,避免手术创伤风险。为保障治疗的安全性,131I治疗前1-2周内应禁食富碘食物和药物。131I治疗后应采用综合治疗措施提高治疗的安全性。重症GD患者131I治疗3-7天后可服用ATDs,以预防或缓解临床症状加重。3.起效迅速,无需长疗程治疗。一般131I治疗后1-3个月复查,如病情较重时,应根据需要密切随诊。治疗3个月后无明显缓解或治疗无效,或6个月后未完全缓解的GD患者,可再次行131I治疗。4.可用于特殊人群。尤其对于对ATDs治疗无效或有严重不良反应以及有手术禁忌证或不宜手术的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GD患者;伴有心房颤动、快速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脏病的老年GD甲亢。劣势1.用量不准确可导致甲亢复发或甲减。采用计算剂量法和固定剂量法,并结合患者年龄、病程等确定用量。用量过小达不到治疗效果,用量过大会导致永久性甲减,一般需要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终身治疗。 2.有一定辐射风险。患者应遵循辐射安全,用药后2-3天内,避免接触婴儿或孕妇,避免与他人亲吻、接触他人的餐具或洗漱用品,避免进行性行为,最好独睡。大部分的131I随尿液排泄,小便时避免将尿液溅出马桶,用后请反复冲洗马桶数次,不要使用便壶。如果不小心将尿液或血液溅到衣服上,请将衣物单独清洗,不要和其他衣物混合。3.妊娠哺乳期、确诊或可疑甲状腺癌患者禁用。女性患者应采取避孕措施至少6个月,待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后再考虑妊娠。甲亢药物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药物分为咪唑类和硫氧嘧啶类,代表药物分别为甲巯咪唑(MMI)和丙硫氧嘧啶(PTU)。作用机制都是抑制甲状腺内过氧化物酶,阻止甲状腺内酪氨酸碘化及碘化酪氨酸的缩合,从而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优势1.适应症广。适用于病情较轻、甲状腺肿大不明显、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阴性或滴度轻度升高的Graves病(GD)者;老年或因其他疾病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或预期生存时间较短者,手术后复发或既往有颈部手术史又不宜行131I治疗者需要在短期内迅速控制甲状腺功能者优先采用。2.疗效肯定。不会造成永久性甲减,避免放射暴露和手术创伤风险。3.特殊人群可用。初诊、儿童和青少年首选MMI治疗。妊娠早期首选PTU治疗,妊娠中晚期若需继续ATDs治疗者,继续应用PTU还是转换成MMI无明确推荐。为避免严重肝脏损害副作用,中晚期建议改用MMI。病情较轻且无心脏并发症的老年GD甲亢患者,首选ATDs治疗;生存期短或不适合行131I或手术治疗的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TMNG)和毒性甲状腺腺瘤(TA甲亢)者,可选择ATDs长期维持治疗。MMI和PTU的选择:一般情况下,ATDs治疗时首选MMI,如非妊娠GD患者、青少年、儿童等人群。甲状腺危象、妊娠早期、MMI反应差又不愿意接受131I和手术治疗者优选PTU。在用法上,MMI可每日1次给药,PTU通常每日3-4次给药,用药依从性上MMI更佳。MMI初始剂量为10-30mg/d,PTU起始剂量10-300g/d,根据症状轻重和甲状腺激素升高幅度,调整初始剂量。一般初始治疗1个月检测甲状腺功能,如果FT3、FT4下降至接近或达到正常范围进入减量期,MMI和PTU分别减少5-10mg/d、50-100mg/d;如果FT3、FT4下降不明显再延长原剂量服药;如果FT3、FT4不降反升高,则需适当增加ATDs剂量,2周-1个月后复查,再调整剂量。劣势1.复发率高。短期治疗甲状腺功能正常后停药复发率很高。2.疗效长。治疗疗程一般为18-24个月。持续低剂量MMI治疗能够提高甲亢缓解率,高滴度TRAb者建议适当延长疗程。3.不良反应相对较多。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皮肤反应、轻度肝损伤、胃肠道反应、多发性关节炎、胰腺炎等。其中PTU的抗中性粒细胞抗体相关性血管炎阳性发生率显著高于MMI。MMI所致肝损害与剂量相关,主要为肝内淤积,PTU肝损害无明显的剂量相关性,主要为肝细胞坏死。β受体阻滞剂对症辅助治疗阻断甲状腺激素对心脏的兴奋,具有阻断T4转化为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的作用。优势1.缓解甲亢症状。所有有症状的甲亢患者中,尤其老年患者、静息心率超过90次/min或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甲亢患者,均推荐使用β受体阻滞剂。2.如无用药禁忌,所有老年GD患者在131I治疗前宜使用β受体阻滞剂。劣势1.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禁用于支气管痉挛性哮喘患者。对于支气管痉挛性哮喘患者、有轻度气道阻塞疾病或存在雷诺现象的患者,可小心应用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等,并注意密切观察肺部情况。2.不能耐受或存在β受体阻滞剂禁忌证的患者。可应用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或伊伐布雷定。
任卫东医生的科普号2022年11月03日176
0
1
甲亢相关科普号

孟召伟医生的科普号
孟召伟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核医学科
1.5万粉丝20.8万阅读

刘海霞说内分泌
刘海霞 主任医师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内分泌科
9110粉丝72.9万阅读

尹冬医生的科普号
尹冬 副主任医师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3132粉丝74.9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许峥嵘 副主任医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 213票
甲减 101票
甲亢 101票
擅长:生长发育、矮小、糖尿病、甲状腺、垂体、肾上腺、骨代谢等内分泌系统疾病。 -
推荐热度5.0杨建梅 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内科
糖尿病 188票
甲亢 71票
甲状腺瘤 35票
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妊娠合并甲亢,妊娠合并甲低,妊娠糖尿病,难治性高血压,骨质疏松及钙磷代谢疾病 -
推荐热度4.8任卫东 主任医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 102票
甲亢 76票
甲减 66票
擅长:甲亢、甲减;糖尿病;孕产期的甲功异常、血糖异常;甲状腺癌术后随诊;高尿酸、痛风、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亚甲炎、慢甲炎(桥本病)、甲状腺结节;低血钾、肾上腺增粗或占位;矮小症、性早熟、生长发育异常、性发育延迟、男性化、女性化、乳房发育;中心性肥胖、多毛、皮肤紫纹,低血钠,低血钙,高血钙;肥胖、高血糖,低血糖。 发现垂体瘤、泌乳、月经稀发、闭经、不孕不育、性功能减退、肢端肥大、视野缺损、头疼等。 弯腰驼背、身高变矮、反复自发骨折,反复尿路结石,手脚抽筋等。 儿童身高低于同龄儿童、每年身高增长不足5cm,女孩8岁前乳房发育,10岁前出现月经;男孩9岁前出现变声、阴毛、长胡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