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玉英
主任医师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动脉瓣膜狭窄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231人已读
主动脉瓣膜狭窄
主动脉瓣膜是心脏向全身泵血的主阀门,其作用是确保心脏泵出的血液通畅并防止其倒流。若主动脉瓣膜无法充分打开,就会造成心脏向全身的供血障碍,威胁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

主动脉瓣膜狭窄的临床表现:
症状体现为呼吸困难,胸闷气短,胸痛,以及头晕,晕厥甚至猝死,这些症状都是在活动后加重,严重时休息时也会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医生们在常规检查的心脏听诊中,也会听到特殊的心脏杂音。

主动脉瓣膜狭窄早期为疾病代偿期,患者可长期耐受,甚至不表现出临床症状;一旦出现严重症状,说明疾病进入失代偿期,病情进展会急速加快。无症状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每年仍有1-2%的猝死风险。有症状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每年的死亡风险高达25%。 当主动脉瓣膜的狭窄程度发展为重度并出现严重症状后,如不接受主动脉瓣膜置换患者的两年存活率约50%。一旦出现临床症状主动脉瓣膜置换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手术(TAVR)的优势
无需心脏停跳和体外循环;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TAVR手术效果明确。
TAVR手术通过穿刺股动脉置入导丝,利用输送系统将人工瓣膜推送至病变的主动脉瓣膜区域,在心脏正常跳动的情况下完成人工瓣膜的释放,手术无需开胸,避免了体外循环和心脏停跳所带来的风险。而且TAVR手术无需正中开胸,只需对股动脉进行微创穿刺,手术时间短,通常在1-2个小时即可完成,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一般3-5天即可康复出院。

本文是赵玉英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