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瓣周漏(PVL)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瓣周漏发生原因:①手术损伤瓣环,导致瓣环和缝环处愈合不良,或者因缝合技术导致缝线撕脱;②选用人工瓣类型与患者瓣环不匹配;③感染性心内膜炎致瓣周组织脓肿引起缝线撕脱或者瓣周穿孔出现瓣周漏;④瓣环组织退行性变、过度钙化,老年、巨大左房、肾功能不全、免疫功能异常、全身营养不良等因素均可在手术早期或晚期出现瓣周漏;⑤合并未控制的免疫系统疾病,如活动期白塞病等;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因介入瓣膜型号选择、植入深度、主动脉瓣钙化或肥厚程度、裙边设计等,也存在较高的瓣周漏发生率。
高慧强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7月26日 62 0 0 -
我父亲做完了瓣膜手术后,血压一直在110左右,射血分数44%,可以调理吗?
李圣耀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5月21日 34 0 1 -
口服华法林患者教育
手术后的抗凝治疗是相当重要的事情,关乎生命,不能把抗凝药(华法林)和感冒药同等看待。【抗凝时间】生物瓣抗凝半年,机械瓣终身抗凝。血液检查项目:凝血功能。观察指标:国际标准化比值(英文名叫“INR”,以下简称INR)。口服华法令的剂量根据INR结果进行调整: INR理想范围:1.8- 2.5,INR<1.8增加1/4片 INR>2.5,减少1/4片 INR>3.0,停药1天后减少1/4片继续服用。 INR>4.0,意味出血风险较高,需防止摔倒、减少活动,建议立即联系心血管科医生,指导纠正华法林过量治疗。 【华法林服用不当的后果】 药量不足INR过低容易造成瓣膜组织增生、卡瓣、心房血栓、脑中风、心肌梗塞等! 药量过大过高容易造成出血!轻微出血:皮肤小出血点、血尿、便血、牙龈出血、眼结膜出血、月经量过多等。严重出血:脑出血。 【什么时候复查凝血】出院第一周,每3-4天查一次凝血功能,稳定2次后可以变成每周一次。出院的第1月每周复查1次凝血,出院后第2个月每两周复查一次,如INR稳定控制在1.8-2.5,第3个月后可每月复查1次。生活作息改变大,如旅游等时应增加复查频率。不稳定则调药后4天复查,直至稳定。如果同时吃利尿剂、氯化钾缓释片,在抽血查凝血功能的同时检查电解质钾离子。 【华法林抗凝的原理】血液会凝固是因为有血液里有许多的凝血因子,凝血因子一旦激活(比如血液接触了机械瓣膜),将很快形成肉眼可见的凝血块。而某些关键凝血因子的合成底料,就是我们平常经常听说的维生素K。华法林的一大作用,就是抑制维生素K转化为凝血因子,从而起到抗凝的作用。所以它起效比较慢,通常需要2-3天才起效,药效可以持续5-7天。INR的升高意味着血液没那么容易凝固,所以即使血液触碰到机械瓣膜,不容易形成血栓。但如果INR超过2.5,会让皮肤、黏膜、甚至器官的血管出血风险成正比地增加。 【选购华法林须知】华法林可分为进口和国产,国内能购买的进口华法林一般为芬兰产的3mg/片规格的华法林。国产华法林则有数种不同的生产厂家,大多为2.5mg/片的规格,我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提供的国产华法林为上海信谊药厂生产。一般人无需刻意选择进口华法林,如口服国产华法林药量过大或者INR控制不稳定时,可更换成进口华法林。 【生活注意】如果出现皮肤出血点、瘀斑、黑便、牙龈出血、流鼻血等容易出血情况,可能意味着INR值超标,请及时检查,调整华法林剂量。各种食物药物对药效有影响,比如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菠菜、胡萝卜、复合维生素片等,所以服用药物前需要问询医生或者查看药物说明书,避免影响华法林的药效。天气的变化(如寒潮天气)和心功能的变化,会影响到华法林的抗凝效果,造成INR波动较大,如天气变冷时,会加大心脏的负担,让心功能变差,影响到胃口,导致进食量减少,从而导致维生素K的摄入减少,导致了凝血因子的合成减少,所以INR值会超标。机械瓣膜置换手术的病友必须终身用药,不要忘记!!如果忘记,不需要补吃前一天的,还按照之前剂量继续吃。拔牙前向口腔医生详细叙述病史及目前服用华法林抗凝,术前术后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做其它外科手术前向医生详细叙述病史,评估是否需要暂停服用华法林几天。
叶东挺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3月08日 360 0 3 -
病人应该如何选择主动脉瓣膜的手术和瓣膜类型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老龄化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主动脉瓣膜患者需要治疗。但是患者由于专业医学知识的缺乏,往往很难通过百度、小红书的自我学习搞清楚。另外,这些病人大多年纪较大,也为他们利用网络工具了解自己的病情增加了难度。作为一名心外科医生,我觉得在国内缺乏有效的心脏团队,也就是Heartteam的情况下,也许能比较客观的患者角度给出最合适的选择。因为内科介入医生不会外科手术,往往会为病人排除外科手术的选项,而很大一部分病人其实是适合外科手术的。而我所在瑞金医院心外科又承担了很多介入心脏手术,所以我可能被戏称为既会手术,又会介入的心外科医生。这也是为什么我说,国内找心外科医生可能是做这类手术的最佳人选。这个和美国等西方国家还不一样,他们是存在heartteam这样一个工作模式,而且人家不存在太多的利益,所以会给病人一个相对公正和正确的选择。当一个患者发现主动脉瓣严重狭窄时,如果瓣膜已经无法修复,置换一个瓣膜是必然的选择。这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年龄因素。如果年龄小于50岁,建议机械瓣膜,因为生物瓣膜在年轻人体内寿命短,当然合适的病人可以选择Ross或者Ozaki手术。如果年龄大于50岁,但是大多建议生物瓣膜,可以不用吃药,但是生物瓣膜的寿命是有限的,一般国外公司是说那用15年左右,国产生物瓣膜的数据有限。现在生物瓣膜有很多种类,有传统的外科瓣膜,有免缝合瓣膜,有介入瓣膜。传统外科瓣膜中又分为好几代,最新一代是干瓣。所以有时候外科医生选择都有点犹豫,不要说只知道介入瓣膜的内科医生。这中间选择哪一种其实要和病人充分沟通,让病人很好的规划自己心脏瓣膜病,让医生做好医疗上的lifemanagement。就像施瓦辛格,他就是做了好几次心脏瓣膜手术,做演员、当州长,现在不是活得很好?而当主动脉瓣是重度关闭不全,治疗的方式又是有很多种。目前心外科专业上比较推荐的是主动脉瓣修补,而不是简单的去置换瓣膜。如果年纪比较大了,换一个瓣膜也是很好的选择。目前介入换主动脉瓣膜主要是国产介入瓣膜,没有成熟的进口产品。或者说国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没有很好的产品上市,未来会有。最后,我还是要解释一下微创这个概念。所有的病人都希望微创,情理之中。微创确实也是减少了创伤,恢复更快。但是请不要盲目扩大微创的使用指征,也就是不要扩大病人的使用群体,因为微创患者是有严格的范围和定义的。无论怎么样微创,我们必须保证病人的安全,保证手术的效果,特别是远期效果,而不是术后30天的效果。在这两个前提下,我们尽力去做到微创是正确的。患者也不必盲从微创手术,无论怎么微创,总归是有创伤的,总归是一个手术,总归比不过在家吃药就能解决,所以需要正确的认识,勇敢面对疾病,甚至和疾病像伴同行,这才是理智的选择。
叶晓峰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2月16日 381 0 9 -
心脏主动脉瓣疾病的发展规律
在成年人中,主动脉瓣疾病是常见的心脏病之一,包括狭窄和反流两种病理类型。对于病变严重的患者,无疑应选择积极的手术治疗。对于病变轻度或轻微的患者,采取温和的随访方式就可以,发展速度是很慢的。而对于未达到手术标准的轻中度和中度病变患者,可以采取什么措施预防或延缓发展,或者有什么发展的规律呢?这些问题,我经常在线下门诊或网络平台上遇到。下边我结合两个近期的病例来介绍一下。病例1,周先生,66岁,江苏省南通市人,2022年2月体检做心脏彩超发现,主动脉瓣中度反流,左心室大小正常,当时医生建议定期随访。近1个月,周先生自感体力下降,伴心悸症状,再次检查心超发现,主动脉瓣发展为中重度反流,左心室增大,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性早搏。结合患者年龄、症状及心超结果,最终周先生选择微创小切口的主动脉瓣生物瓣置换,术后6天痊愈出院,心脏大小及功能恢复正常。病例2,宗女士,82岁,江苏省如皋市人,2017年10月体检做心超发现,主动脉瓣轻度狭窄(峰值压差36mmHg,平均19mmHg)伴轻中度反流,左心室功能正常(LVEF60%),当时医生建议定期随访。近2个月,宗女士出现活动后气短,伴夜间不能平卧,再次检查心超发现,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中重度反流,左心室收缩功能明显减低(LVEF48%)。结合患者年龄、症状和心超结果,最终选择经导管经股动脉主动脉瓣植入术(TAVR手术),术后恢复顺利。以上两个病例中,周先生的主动脉瓣反流,从中度发展为中重度,是1年半的时间,而宗女士的主动脉瓣狭窄和反流,从轻度和轻中度,发展为重度和中重度,是6年的时间。通过这些资料,我们可以发现,第一,对于轻中度或中度的主动脉瓣疾病,不管是狭窄还是反流的程度,都会随着时间延长而加重;第二,对于狭窄的程度发展,一般较慢,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才发展到需要手术的程度,而对于反流的程度,有可能发展较快,可能在短短几年内,就发展到需要手术的程度。
张步升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2月19日 246 0 8 -
心脏生物瓣能用多久?
程蕾蕾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11月07日 53 0 1 -
心脏瓣膜病知多少?
人体的心脏瓣膜如同“闸门”,一天要开闭十万多次,而一旦出现病变就有可能导致心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心脏瓣膜病是我国一种常见的心脏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老年性瓣膜病以及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引起的瓣膜病变也越来越常见。
刘尚典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8月27日 200 0 1 -
机械瓣与生物瓣各自的特点有哪些?
机械瓣由热解碳制造,更容易形成血栓,植入机械瓣的患者需要长期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并且需要终身治疗与复查,给患者带生活的不便与经济上的负担若华法林抗凝强度不足,机械瓣上会形成血栓,从而导致瓣膜急性功能障碍,出现非常危急的并发症——机械瓣“卡瓣”,随时有猝死风险,随着心脏的跳动,金属瓣叶启闭会产生类似闹钟的滴答声,这种声音在夜晚入睡时也会给患者带来正常生活的困扰。生物瓣是由生物材料制作而成,多来源于猪的瓣膜或牛的心包组织,生物瓣膜的平均使用寿命在15-20年之间,具体寿命因人而异。但是相较于机械瓣而言,生物瓣的优点包括:无需长期服药。一般没有高龄或其他危险因素的患者,抗凝药物只需服用三个月,生物瓣启闭时不会产生噪音,对日常生活不会造成影响由于生物瓣的主要材料为动物的组织,因此植入后不会影响患者的核磁共振等检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心脏瓣膜?实际上,生物瓣和机械瓣选择上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根据2020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HA)/美国心脏协会(ACC)心脏瓣膜疾病管理指南,针对于患者年龄大致做出以下划分:1、50岁以下患者一般建议更换机械瓣2、65岁以上患者建议首选生物瓣3、50至65岁患者,则需要通过更多因素综合考量选择机械瓣还是生物瓣此外,根据临床上的经验,对于部分特殊患者,例如合并肾脏疾病需要长期透析、换机械瓣后凝血不好控制、患有外周血管疾病、妊娠期或育龄女性以及20至30岁左右的年轻患者,在不得不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前提下,可以优先考虑选择更换生物瓣,能够极大地提高患者的后续生活质量。
青海省心脑血管病医院心外科科普号2023年08月09日 102 0 1 -
如何防止心脏瓣膜老化
谢涌泉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7月03日 133 0 2 -
祝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瓣膜中心)成立
为推动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的体系化和规范化,最大程度提高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最大限度降低心脏瓣膜病介入治疗并发症和死亡的总风险,提高患者的愈后及生活质量,同时健全我院心血管学科建设,助力学科发展,提升医院影响力,经医院研究决定,成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简称“瓣膜中心”)。心外科谷兴华教授担任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执行主任,任重道远,砥砺前行,不辜负领导的期望!更好、更专业地服务于患者。
谷兴华医生的科普号2023年06月26日 106 0 0
相关科普号
董超医生的科普号
董超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结构性心脏病二病区
3473粉丝127.4万阅读
罗天戈医生的科普号
罗天戈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瓣膜与房颤外科中心
896粉丝3.6万阅读
田白羽医生的科普号
田白羽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瓣膜与房颤外科中心
775粉丝9322阅读
-
推荐热度5.0陈新忠 主任医师武汉协和医院 心脏大血管外科
心脏瓣膜性疾病 184票
心脏搭桥 38票
房间隔缺损 24票
擅长:微创二尖瓣整形、微创二尖瓣置换术、微创三尖瓣整形、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的修复,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术、小切口双瓣置换术,微创小切口瓣膜置换加冠脉搭桥术,微创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微创小切口瓣膜置换及房颤射频消融术,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全动脉化冠脉搭桥术、室壁瘤及缺血性二尖瓣治疗、瓣膜置换及整形术、重症瓣膜病外科治疗、以及先心病手术治疗。近五年中冠脉搭桥术成功率100%,瓣膜病手术成功率99.4%。在患者中享有很高声誉。 -
推荐热度5.0叶晓峰 主任医师上海瑞金医院 心脏外科
心脏瓣膜性疾病 169票
心脏搭桥 44票
房间隔缺损 10票
擅长:1.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通过股动脉送入介入导管,完成人工瓣膜置入,恢复瓣膜功能,对不能手术对严重主动脉瓣狭窄对 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2.微创二尖瓣成形术,腔镜辅助下微创小切口二尖瓣成形,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二尖瓣成形,成功率接近100%,术后不需要长期服 药,生活质量和寿命提高 3.三尖瓣成形术,为中重度三尖瓣狭窄关闭不全患者提供微创三尖瓣修补或三尖瓣置换的治疗,术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4.微创冠脉搭桥,在不借助体外循环的情况下对正常跳动的心脏进行心脏搭桥,治疗各种冠心病、心肌梗死,为重症冠心病患者手术提 供保障 5.微创房颤手术:在不借助体外循环的情况下对正常跳动的心脏进行外科消融,成功率高于内科消融,术后恢复也快 6.微创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矫正,房缺等常见先天性心脏畸形等微创矫正,术后恢复到正常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微创大血管手术和支架:不需要开胸手术即可完成对夹层、主动脉溃疡等治疗 -
推荐热度4.8姜文剑 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 心力衰竭与瓣膜外科中心
心脏瓣膜性疾病 174票
心脏搭桥 34票
风湿性心脏病 21票
擅长:心脏移植和人工心脏,搭桥手术,二尖瓣修复手术,主动脉瓣修复和置换手术,房颤射频消融,三尖瓣修复手术,升主动脉替换手术,微创心脏瓣膜手术,主动脉根部手术,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