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脏瓣膜病,生物瓣和机械瓣如何选择
文章摘要:机械瓣膜与生物瓣膜各有优劣,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性和瓣膜特性进行选择。
很多朋友都知道瓣膜分机械瓣和生物瓣,但是对于两者的利弊了解可能不多,给朋友们解释一下两者适用的特点
(1) 机械瓣膜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且同一型号下有大小不等的尺寸,覆盖范围广,可为一些体表面积小的患者提供小口径的瓣膜。但植人机械瓣膜后患者需要终生接受抗凝治疗,以避免瓣膜周边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在怀孕、接受其他手术时会增加出血的风险。此外,多数患者植入机械瓣膜后,能够听到瓣膜开闭时规律而柔和的声响,如果人工瓣膜声音过大,则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2) 生物瓣膜与机械瓣膜相比,其模拟人体生理瓣膜具有瓣膜柔韧、开闭灵活的特点;置换后无声响;血栓发生率低;最大的优点是无须终生接受抗凝治疗。但生物瓣耐久性相对差,会逐渐老化、衰败,一般在植人后15~20 年有些患者可能面临二次手术。
机械瓣膜与生物瓣膜的优势各有千秋。在瓣膜特性方面主要考虑选择血栓发生率低、噪声小以及耐用性持久的瓣膜。在个体差异性上应考虑患者年龄、体表面积、抗凝条件及生育情况等因素。因为生物瓣膜可能面临二次手术的问题,患者的预期寿命成为选择瓣膜种类的因素之一;机械瓣膜植人后需终生服用抗凝药物,若患者长期居住的环境没有便利的就医条件,难以做到及时复诊和随时复诊,这将阻碍患者选择机械瓣膜。生物瓣膜耐久性更好、使血流更通畅,且植人后无需终生抗凝治疗,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生物瓣膜一般在术后 15~20年出现老化、磨损,此时患者可修复瓣膜;如患者身体条件允许,可进行二次瓣膜置换手术。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