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付东 三甲
付东 主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骨科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支具治疗有效性评估

128人已读
有效性评估.jpg


支具治疗作为一种A IS非手术治疗方法已有60年的历史, 其对AIS患者治疗的有效性是没有争议的。20世纪90年代,大样本的临床试验表明, 对轻、中度AIS患者,支具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脊柱侧凸的进一步加重。

对于支具治疗的疗效评估, Katz和Durani认为支具治疗成功的标准是侧凸进展不超过5(≤5°),而失败的标准则是侧凸进展>5°。许多人认为超过5°的进展表明侧凸状态发生了真正的变化,并且经常使用这个影像学基准作为他们对治疗失败的定义。

国际脊柱侧凸研究学会支具和保守治疗研究小组提出, A IS支具治疗有效性评估应该包括三个方面:

①骨骼发育成熟时侧凸分别进展<5°和进展6°以上的病例所占比例;

②骨骼发育成熟时侧凸进展至45°以上或建议手术治疗的病例所占比例;

③骨骼发育成熟至少2年后最终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例所占比例。支具治疗失败的另一个定义是,尽管进行了支具治疗,但最终仍需要进行手术的百分率。

除了临床疗效,支具治疗的效果还可以从经济学角度考虑。支具治疗可降低脊柱畸形的手术率,进而降低医疗支出。2009年美国10~17岁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治疗总的医疗支出为5.14亿美元,仅次于青少年阑尾炎,其主要构成为矫形植人物费用和医务人员的成本支出。前者主要受侧凸大小和融合节段长短的影响。

支具治疗即使失败,也有可能减小手术的范围,即缩短融合节段,同时增加选择性融合成功的可能性。然而,支具治疗并非没有并发症。这可能是由于支具对身体的压力引起的身体并发症,以及支具对生活质量和外观的影响引起的心理社会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包括压疮、皮肤颜色变化、肋骨骨折、短暂性神经病变、肌肉萎缩、颞下颌关节紊乱等。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付东
付东 主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