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梅董昱 三甲
梅董昱 主治医师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普通外科

婴幼儿腹痛、便血?当心梅克尔憩室

147人已读

宝妈宝爸们都知道,日常带娃最关注的就是“吃喝拉撒”,如果孩子出现便血,往往家属都会比较紧张,特别是出血颜色深、量又大的时候。短时间多次的血便可以让孩子精神反应变差、出虚汗、四肢无力、口唇颜色都变得偏白。病情的危急严重可能让家人一下子慌了神······

病例分享

小杰(化名),男,2岁8个月,近1年多里反复无痛性便血,在当地做过胃肠镜、腹部B超、CT、同位素扫描等各项检查,多次输血、输液、消炎等保守治疗,始终未明确病因,在当地医生的建议下辗转来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就医。

因是同行介绍过来的,儿中心普外科梅医生通过电话提前了解了相关情况,虽暂无影像学依据支持,但从患儿反复无痛性血便、贫血联想到 小儿外科比较熟悉的疾病—梅克尔憩室(Meckel’s diverticulum)。入院以后,为了明确诊断,患儿再次接受了B超、腹部增强CT和 99m锝同位素扫描的检查,虽然腹部B超报告未见异常,但腹部增强CT显示右下腹局部肠壁密度增高,进一步行同位素扫描可见右下腹放射性浓聚灶。作为主治医生,起初的怀疑终于找到了影像学的依据!

· 影像学检查 ·

图片1.png

右侧髂血管前方局部肠段密度增高

图片2.png

右侧髂血管内侧局部放射性浓聚灶

次日,小杰接受了腹腔镜(微创)手术,术中所见为经典的梅克尔憩室(头部由一根索带与脐部相连、基底部附着于系膜缘对侧与末端回肠相通),同时因为近期刚刚发生过出血,憩室浆膜轻度充血。最终孩子接受了憩室切除手术并重建了回肠的连续性,手术疤痕完全隐藏于脐部,体表未见任何刀疤。术后采用快速康复的治疗理念,早期喂养,促进胃肠功能恢复,1周后小杰顺利出院。

腔镜下见憩室头部由一索带连接至脐部

夹起憩室头部,离断滋养血管

肠切除肠吻合

术后第7天出院,脐部外观美观

疾病小课堂

梅克尔憩室(Meckel’s diverticulum),又称先天性回肠末段憩室,由于卵黄管退化不全,其肠端未闭合引起一种先天性肠道畸形,表现为末端回肠的肠系膜附着缘对侧有憩室样突起。正常人群中的发生率为2% ~ 4%,男性多于女性2倍,2岁以内幼儿多见,男性出现并发症也多于女性。

大多数无任何症状,少数可发生并发症如 出血、憩室炎、穿孔、肠梗阻等。 消化道出血时多表现为暗红色血便,肠梗阻时可有腹胀、腹痛,呕吐等不适,憩室炎可出现穿孔诱发弥漫性腹膜炎,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因此家属在发现小孩子便血、腹痛,呕吐等不适时应引起注意,必要时及时就医

诊断该疾病除了需要病史、实验室检查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影像学依据。有时因为各种原因,影像学检查可能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需要有经验的医生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梅董昱
梅董昱 主治医师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普通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