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髓穿刺痛苦吗?对身体有影响吗?
骨髓穿刺检查是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检验方法之一。骨髓穿刺的目的是为了抽取骨髓液进行化验检查,是诊断造血系统疾病非常重要的一项检查,通过骨髓涂片的细胞学检查可了解骨髓内各种细胞的生成情况、形态、成分的改变及发现异常的细胞等,以明确诊断、观察治疗疗效、评估疾病预后。骨髓穿刺是血液病诊断常用的检查方法,在许多血液病尤其是许多恶性血液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是必需的。
当医生建议进行骨髓穿刺检查时,往往有些病人因担心做骨穿抽骨髓会伤害身体,而不肯做。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也是毫无道理的。
成人骨髓平均重量大约2600g左右,骨髓穿刺一般仅抽取骨髓液0.1-0.2ml,最多几毫升,对人体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不良影响。骨髓是成人造血的重要部位,而且其再生能力很强,每天都在不断更新,骨髓液被抽出后,马上会促使新的骨髓生成。
医生进行骨穿时都要局部浸润麻醉,承受的疼痛感与平常肌肉注射差不多。医生穿刺结束后局部覆盖无菌纱布,然后应按压5-10分钟以防止局部出血,穿刺后两日内局部不要清洗。骨髓穿刺操作简单,穿刺时除稍有局部不适外对人体没有其他任何影响,不会造成重要脏器的损伤,也不会引起后遗症。
所以,做骨髓穿刺抽骨髓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伤害,患者也不必因此而精神紧张。

哪些情况不适宜做穿刺术?
1、血友病患者禁忌做穿刺;
2、有出血倾向或凝血时间明显延长者也不宜做穿刺,但为了明确诊断疾病,也可以必要时行穿刺,穿刺后必须局部压迫止血五到十分钟;
3、晚期妊娠的妇女要慎做穿刺;
4、小儿以及不合作者不宜做胸骨穿刺;
5、穿刺部位有感染者不能进行,需要更换对侧的位置行穿刺。
本文是徐文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